笔趣阁

盗墓小说>崇祯重振大明 > 第741章 崇祯三年官员调换(第3页)

第741章 崇祯三年官员调换(第3页)

如今的两湖总督闵洪学还算听话,湖北巡抚还没确立,郧阳抚治王家桢正在为转为这个职位努力。

湖南巡抚王洽则出身东林党,他对这个职位不是很满意,朱由检对他也不是很满意。

再加上碌碌无为的安徽巡抚李逢节,朱由检决定把他撤下来。

今年还有五个巡抚,需要调动更换。

为了表示对臣子的尊重,朱由检按照之前的约定,让他们举行廷推。

而且和以前不一样的是,这次廷推他没有刻意操纵。现在他的权力已经稳固,不需要对一个督抚位置都小心在意。

不过对于河南巡抚,他还是插了一手,授意自己看好的光禄寺卿范景文,竞选这个职位。

此人廉洁奉公,河南又天灾频繁匪患严重,朱由检需要派得力大臣治理。

范景文在朝堂上的声誉也不错,在朱由检没怎么干涉的情况下,就被推为河南巡抚正推。

他的下属光禄寺少卿张天麟,则被廷推为湖南巡抚——

两人都是在光禄寺政绩卓著,而且因为减少白粮、节省开支,受到朝野称赞。这次一起升任巡抚,只是一个加了南京兵部侍郎衔,一个加了南京佥都御史衔。

原本的湖南巡抚王洽,则被廷推为顺天巡抚。虽然仍旧是担任巡抚,却离朝廷更近些。他对这个职位应该是很满意的,朱由检则是有些皱眉——

因为他对王洽这个人的观感并不好,不想把他放在顺天这么重要的地方。

不过想想顺天巡抚主要负责军务,他上面还有长城督师朱燮元。朱由检最终没有否决这个人选,尊重群臣意见。

再然后的江西巡抚人选,仍旧是一位东林党人,如今正担任鸿胪寺少卿的解学龙。

他在朝廷经常挑起事端,对重制礼乐也有很多意见。这次群臣把他廷推为江西巡抚,朱由检也乐得把他放出去。

最后剩下的安徽巡抚,被群臣廷推了邹维琏担任。

他也是一位东林党人,在南京太仆寺任职。

此次北京有很多少卿被推荐为巡抚,南京自然也要推选出一个来。

朱由检在他的施政纲要中看到了推行一税制,虽然对他的东林党身份有疑虑,还是认可了这个人选。

五人中有三个东林党,让朱由检不能不感叹东林党势力之大。天下很多人才,都被纳入东林。

若非他用任期制压制了官员调换度,只怕如今的朝堂和地方官员,会有更多东林党人。

这让他心里对东林党仍旧极为警觉,把压制党争作为朝政要点:

『督抚位置可以给他们,这些东林党在地方也闹不起来。』

『但是九卿和大学士仍要限制,最多不能过两人。』

『东林党人想要当上卿相,那就先把同党的人拉下来。』

『还有社团注册,也要尽快推进。让列入东林党名册的人,实行同党回避。』

同党回避、或者说是同社回避,就是朱由检专门针对社团、会党的,尤其是势力庞大的东林党。

凡是被东林党注册上名单的,在担任科道官员、同一部门官员时,都要实行回避。

那样将进一步降低东林党的吸引力,让更多的新鲜血液不敢加入东林。

至于不在注册名单的怎么办,那就要看是否有同党行为。现不在名单却事实上属于同党的,以秘密结社问罪。

而且很多人慢慢也会知道:自己不在注册名单上,就不是东林党的核心。

那些心高气傲的进士,绝不愿意用一身才华,为核心的东林党人作嫁衣。

绸缪着这件事情,朱由检又让群臣廷推了需要更换的布政使、按察使等地方官员。

还有朝堂上调出去外放的少卿,也要会推出新人选。

这次会推还结合了集议制,各种章程进一步完善。

一些后起之秀在朱由检的扶持下,开始担任布按和少卿,成为朝堂大臣候选。

倪元璐、蒋德璟、倪嘉善等人,都在这次调整中得到升迁。

大明朝堂在朱由检的控制下,开始新老交换。

对此越来越驾轻就熟的朱由检,在没有引起多少波澜的情况下,就平稳无比地完成这次调换。

朝堂上的臣子,也越来越适应皇帝制定的任职制和新的会推方法等制度。

他们这次在廷推中挥的作用,也让他们的参与热情很是强烈——

在经过天启年间的破坏、当今皇帝刚登极时的紧抓不放后,他们终于体会到了一点万历年间的感觉。

同时也认识到当今皇帝和历代皇帝的不同,不会在抓住权力后就紧抓不放,而是真的在重制礼乐,重新分配权力。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