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和山西的流贼……”
顿了一下,朱由检道:
“那些流贼领,也允许他们接受招安出塞。”
“立功后可以获得爵位和领地。”
这让群臣哗然,觉得皇帝对他们太宽宏。边防部长刘遵宪道:
“陛下,朝廷的封赏要给有功将士,不能给造反的流贼。”
“否则臣恐有人效仿,让整个天下都动荡不安。”
其他大臣也纷纷劝谏,认为不能给流贼太好的条件。
朱由检听着他们的议论,微微点了点头,决定道:
“流贼立功,降低一等对待,作为对以前罪行的赎罪。”
“但是在成为爵士后,以后要一视同仁。”
“这是一条特殊政策,只针对没有大恶、主动接受招安的流贼。”
“如果对招安三心二意、甚至在接受招安后降而复叛,那就前罪并罚,以后坚决剿灭。”
“袁卿,你是戡乱救灾委员会的主任,要和各地督抚制定出完善的招安办法。”
“目标就是减少内乱,把他们引导向外。”
袁可立领下命令,其他臣子也没什么话说了。他们都知道皇帝的策略,就是把内忧向外转移。
江南的事情如此,西北也是如此。甚至之前的移民,都是这个策略。
在结束了对这件事的讨论后,朱由检和一众枢密大臣又商讨起了督抚调换的事情。
如今已是八月,山西、宁夏等地的巡抚和护军使,都到了需要更换之时。
朱由检向他们道:
“按照之前定下的任期,今年有川贵总督兼贵州巡抚、宁夏护军使、山西巡抚、河南巡抚、顺天巡抚、登莱巡抚、江西巡抚、浙江巡抚、安徽巡抚、湖南巡抚需要更换。”
“那些不在戒严区域的督抚先不说,川贵总督、宁夏护军使、山西巡抚,诸位有何人选?”
这件事已经绸缪数月,袁可立当即说道:
“川贵总督傅宗龙、宁夏护军使焦馨,臣以为应当留任。”
“山西巡抚应该选熟悉局面的人担任,臣举荐三省剿匪护军使杨鹤。”
“此人在剿匪时多次立功,熟悉山西局面。最适合接掌山西,配合剿匪行动。”
朱由检微微点头,认同这个举荐。
因为他心中属意的也是杨鹤,认为此人足以胜任。
不过在把杨鹤调走后,三省剿匪护军使就空缺了,他向众人问道:
“杨鹤留下的护军使一职,有谁能够胜任?”
这也是一个要职,而且有立功的机会。
众人纷纷举荐人选,最终朱由检点了太常寺少卿吴甡担任。
此人曾任山西道御史,对于山西的局面很了解。他去担任护军使,应该能更好地配合剿匪。
随着这些人选的确定,崇祯三年的官员调整,终于开始到来。
这一次要调换的督抚中,有不少都是朱由检刚登极时为了稳住局面,选择以前曾任督抚的老臣担任的。
他们在经过三年的辛劳后,大多已力不从心再也无法干下去。甚至江西巡抚郭尚宾,因为积劳成疾在任上故去。
朱由检为了防止有更多的老臣在任上病死,决定把这些人都换掉。
所以今年要更换的督抚,数量着实不少:
“登莱巡抚孙国祯在山东做得不错,明年辽东战事也需要他,可以继续留任。”
“浙江巡抚吴尚默刚上任一年,今年不用调任。”
“江西巡抚郭尚宾已经去世,河南巡抚程绍年龄已经有七十四岁,顺天巡抚程正己身体也不好,这三个位置都需要更换。”
“安徽、湖南在今后三年要推行一税制,必须选择支持一税制的人。”
南直隶和湖广两地,是朱由检推行一税制的重点。这两个地方土地数量众多,能提供大量的粮食和税收。
尤其是湖广,在江南转向种植经济作物后,粮食通常从这里运。朱由检打算全力推进一税制,榨出两地的税收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