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盗墓小说>青春杂谈 > 第4章 一场下了三年的雨52(第2页)

第4章 一场下了三年的雨52(第2页)

直到某一天,我命中注定听见别人在背后议论:“傻蛋,一个塑料玩具还当成宝贝。”

我幡然醒悟:人与人之间本就是互不理解的,我为什么要把自己心中的‘白月光’讲出来任人践踏呢?我告诉别人我喜欢写作,能得到什么呢?

“哇,你好棒哦,坚持写下去!”

“我帮你联系出版社出版吧!”

可能得到这种回复吗?不可能的!我周围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我还不清楚吗?不是说他们不好,只是我们无法做到感同身受。他们不理解写作对我的意义,很可能不小心伤害了我。

写作于我而言就像是潘多拉魔盒,是支撑我与众不同的秘密。在我没有成功之前,绝不能让身边的人知道。

试想一下,家奇突然告诉我他想当个歌手,这是他多年来的梦想。可能我表面上说的是:“啊,加油啊,努力奋斗吧!”

然而心里想的却是:‘就你那闲鱼样也想当歌手?当‘鸭’还差不多,你要能当歌手我就是周杰伦!’

所以如果我告诉身边的人我想写作,恐怕他们同样在心里将我贬的一无是处,因为从我们以往的交往经验来看,我在他们心里大概是个有点小聪明的猥琐胖子这么一个形象。在得知我的梦想是写作后,他们的心里大概有以下三种想法——一、哟,陈瑞还会写作呢!看不出来呀,挺好的。二,他干什么关我屁事?又不吃我家大米。三、就他那样还写作呢?他写的玩意能看吗?

据我猜测,抱有后两种想法的人民多,人心是一个永远填不满的巨大黑洞,不要期望别人能够善良。如非特别情况,最好不要轻易打破在别人心中的一贯形象,否则会引一系列连锁反应。

第一印象远远比预想中的更加根深蒂固,无论我写出怎样的作品,让认识我的人去读我写的东西,他们永远会认为我写的很烂。因为在他们对我的以往印象里,我根本与写作毫无联系。所以哪怕有一天我真的成为了一名作家,我也决不希望认识我的人看我写的东西。

2o19年5月1o日,我没有理由再拖廷下去,我现在唯一想做的事就是写几篇惊世骇俗的文章,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图书馆是个适合写作的绝佳场所,下午的课不去了,每天在图书馆写3小时的东西!

解决了场地问题,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弄清自己要写什么?我本以为我脑子里积累的素材多如牛毛,可等到真正要拿出来用时才现根本不行。很多颇有趣味的想法只能写几句话,给人的感觉不像是一篇文章,而是朋友圈的心灵鸡汤。

我想来想去,头皮都扣出血来,依旧痛苦的无从下笔。我开始思考自己写作的目的:‘挽救中国人?’别他妈的开玩笑了,中华上下五百年多少传世之作,把前人的经验教训都毫无保留地记录了下来,有用吗?该犯的错误还是犯,自私、贪婪的本性永远得不到解决。

一个作家最可笑的‘志愿’就是想着通过自己的作品挽救迷途的人类,也许曾经《圣经》可以,但现在的人连《圣经》都不信了。

‘想着出名挣钱?’写作是个‘逆时代’的东西啊,现在人人手机不离手,直播行业展的如火如荼。就连我自己都认为:‘玩手机比看书舒服多了。’凭什么指望别人买我的书呢?更何况作家是个富的富死,穷的穷死的行业,大作家一字千金,小作家可怜的如蝼蚁。这和当医生还不一样,大医生德高望重赚大钱,小医生随便扣扣牙缝子,解决温饱不成问题。就像某次讨论专科医学生和本科医学生的区别时彭义飞说的那句至理名言那样:“人的命是有贵贱的,有些人的牙只配让专科生看。”

作家不一样啊,都是十几块钱的书,我为啥不买名气大的作家写的呢?更何况现在作家的地位‘日况俞下’啊,原来一听说某人会舞文弄墨,人们心里的

第一反应是:‘哟,还是个大秀才,好厉害啊!’现在别说像我这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就是表过几篇文章的‘老师傅’,还照样有人不服气。‘你写的那是啥玩意啊?我也会写,你之所以能表是因为找了某某关系吧?’

总之现在人均‘鲁迅’,都上过几天学,都会写几个字,看过几本书从都自以为能当作家。(好像说的就是我自己)

所谓时势造英雄,现在根本不是好时代嘛!那我写东西还能有啥目的?写出内心想法,也不管日后怎样,只顾自娱自乐?有这闲功夫我为啥不去刷刷手机,看看大司马直播呢!

2o19年5月11日,兵马未为,粮草先行,写的东西要保证不能被别人看见。为了暗中完成我的‘大计’,我特意买了一个宽大的旅行包,还在网上买了把小巧精致的密码锁。

今天这些东西终于到货,于是下午阳光正好,微微风不燥。我抱着一个本子,两本书,三枝笔,向图书馆进军。

两本书一本是《流行歌词写法教学》,另一本是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铺》。不但要写东西,也要学写歌词,以后写作不行了还可以当个作词家什么的。现代年轻人的梦想,十个有八个想当歌手,那个人人想当诗人的文艺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是一个不会唱歌的音乐爱好者,寒假时险些投身音乐世界,还好及时迷途知返,回到写东西的‘正轨’上,有时我也会思考:‘为什么现在年轻人的梦想大都是成为一个歌手,越来越少的人想当一个作家?’

我不知道他们所梦想的是唱歌、写作本身还是成功背后所代表的巨大利润。比如有人告诉我:“从现在起你就是作家了,你有身份,你写的东西嘛。。。总会有人看的,但你一个月只能有三千块的工资,多一分都没有。而且从今往后只能拿这么多钱。”

当有人这样告诉我时,我还会认认真真写东西吗?

没有百分百肯定的答案,就像你告诉一个热爱音乐的年轻人他一辈子只能有几听众泛泛的歌,拿着只能养活自己的酬劳一样。

从‘成功’的度上来讲,歌手显然比作家更容易迅成功。现在有很多音乐榜排名前几的歌曲,点开歌手简介,呵,oo后!有的还没我年龄大。

但畅销书中有几个oo后呢?(说不定我要成为第一个)如果想成功,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当然是征服大众,让更多的人喜欢你的作品。一5分钟的歌和一本几万字的小说,哪个更容易在这浮躁的时代脱颖而出?一歌在行后,它的播放量可以在短时间内破千万,甚至上亿!有的书出版了几百年也没见销量破千万。从市场来看,音乐明显要比写作更容易获利。

但凡事也不是绝对的,自我安慰的能力要强。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音乐,但能成功的毕竟是万分之一嘛!没人喜欢写作,最好就我一个人喜欢,说不定我稀里糊涂就当作家了呢?

忘记是谁说的,开大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就是一进校门便映入眼帘的图书馆,可惜我还真就一次没来过。我可不像某些虚伪的家伙,来这里谈情说爱喝咖啡。

想要读书,这里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可是要是谈及写作,这里可就差多了。

因为这里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又有‘被偷看妄想症’,总觉得背后有双眼睛在盯着我。可眼下这非常时刻,不写不行了。

我随便选了一个楼层,尴尬的地刷了学生卡,像个没头苍蝇一样四处寻找座位。

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所有座位都已坐满,好在运气不赖,一个长姓旁边还有一个空座位。我深吸一口气,走过去,坐下。边装作收拾东西边极不自然地瞥了她一眼,可惜长相一般。我希望她能现我正在写东西,然后满脸崇拜地对我说:“哇,你还会写作啊!”

但同时也担心,她会对我写的东西不屑一顾。

可她却头也不抬,眼睛始终盯着桌面上的英文课本,对我的出现置若罔闻。

“小姐姐,有什么不会我教你呀,我英语棒的!”

咳,是时候严肃一点了,我趴在桌子上写了一情诗:‘如果可以,请让我们在2o岁之前相遇。我怕晚于这个年纪,我们会变得世俗,变得不再相信爱情。可以预感,我对于爱的能力正在不断消逝,如果可以,请让我在最好的年纪,热烈的爱你。如果不能在2o岁时拥有你,那我宁愿,我们余生不再相遇。’

不知道生了什么,当我写完最后一个字,小姐姐突然起身离开。那决绝的态度,像是忍受不了什么恶心的事情一样。怎么回事?我的情诗就这么令人难以忍受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