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盗墓小说>青春杂谈 > 第4章 一场下了三年的雨39(第1页)

第4章 一场下了三年的雨39(第1页)

2o18年9月6日,早上8点,一家三口从信阳开车出,前往开封。在进入高公路,离开信阳市区时,我暗自幻想下一次回来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在今年冬天来临时,说不定我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出名的作家。在大学那块自由之地上,每天都是用不完的时间。我幻想自己坐在一个相当安静的图书馆里,那里有午后洒在桌面上的阳光,有精致的书桌,有各种各样的书籍。我趴在一张透明的书桌上,不停地写,从早上一直写到晚上。直到图书馆阿姨提醒我:“小伙子,快走吧,马上要关门啦!”

相当安静、自由、充满诗意的生活。希望在过年之前,我能写出这样一本书:‘内容独一无二,任是谁读了都会被我的写作才华倾倒。’也许用不了多久,大街小巷就会到处传阅我写的书,但我可是相当低调的。我要做一个归隐俗世的人,任谁也不知道那些书的作者是我。

9月是夏季的尾巴,他们都这样说,可这天气还热的厉害。我本来打算在车上睡一觉,可无论怎样犯困,就是睡不着。

6个小时后,差不多下午2点,我们总算到达了开封。粗略看上去与信阳无异,就是楼房感觉稍微要老一些。但无论是心情还是城市间那隐隐透露出来的差别,都在提醒我这是完完全全的另一座城市。

没有预料中的激动,也没有什么多余的情感,只觉得任它是哪座城市都无所谓,我不挑剔周围环境。

“感觉如何?你要在这待3年。”

爸爸问我。“毕业后留在这里吗?”

“那看你自己,你要是有本事…”

“这有信阳好吗?”

“那我估计要比信阳好些。”

我总觉得在他们眼里,信阳是最最未流的城市。

‘在某些人眼里,中国是未流国家。在中国人眼里,河南是最未流的省。在河南人眼里,信阳又是最未流的市。也就是说我来自于未流国家的最未流的省中的最未流的城市。世界上还有谁比信阳人更可怜吗?’

我们驱车来到包公府附近,有一个围着头巾的瘦弱女子不停地冲我们的车挥手。也许她现没有达到她的目的,竟突然冲过来,用力拍打我们的车窗。

“干啥子?”

爸爸有些不高兴了,按下车窗,我一直怀疑他对车比对我都好。

那女人不停地讲着谁也听不懂的废话,唾沫星子直往车里喷。

“听不懂!”

我们一家三口冲她打手势,解释给她听。

她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本,刷刷几笔,示意给我们看:‘停车一小时1o元。’就他妈的为了这点小事弄的像地球马上要爆炸了一样,我心里对开封的好感疯狂下降。

我们吃了几碗驴肉汤,相当离谱的价格,一碗要15元。虽然此时卡里有一万多元,但我绝不可能吃这么贵的玩意!父母请客另当别论,这驴肉汤的确好喝,但因为价格太贵,对开封的好感再降一分!

我们本来打算先去清明上河园的,从在车上的时候妈妈就一直唠叨:“开封听说清明上河园最好玩。”

可当我们在开封大学附近订好酒店放下行李后,爸爸临时决定要去开封大学看一眼。

半小时前途住开封大学时,爸爸指着校门问我:“看一下你的大学,怎么样?”

我相当迅的瞥了一眼,只看见一道像模像样的大门,高处的石墙上刻有‘开封大学’四字。管它是什么大学,对我而言只不过是个象征罢了,我在大学里要写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订的酒店相当不错,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感觉像是在某个小岛上度假,沙滩、太阳伞,马上还会有漂亮的女佣给我们端来清爽可口的冰西瓜。

收拾完东西后,爸妈借着找宿舍的名义强行把我拽去了开封大学。

车开到校门外,爸爸又一次指着校门问我:“看看你未来的学校,感觉如何啊?”

我却尴尬想要钻到车底下,因为都上大学了还要父母送,并且还把车开到学校里。对学校的第一印象就是图书馆好大好气派,我已经能够幻想自己日后坐在里面看书写作的样子了。也许会有偷偷关注我很久的女生过来和我表白:“同学,关注你很久了,你认真写字的样子真的好帅啊!”

爸爸将车停在长满杂草的土地上,不远处有一排长长的亭子。可能是设计出了问题,阳光从亭子中间穿过,看上去一点也不浪漫。

有几栋以白色和青灰色为主的大楼,但不知道具体哪一栋楼是宿舍。恰好有两个女生坐在摆放在阴凉地的课桌前,课桌前面有一条横幅:‘医学部迎新处’。我假装老练地走过去,结结巴巴地打听到了宿舍的地址是在9号楼。我们又在学校胡乱逛了一会儿,9号楼没找到,倒是看到了操场。操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塑胶跑道和足球场,还有露天观赛场;另一部分由篮球架,排球场组成,和电影里的大学操场一模一样!

又问了一个看上去像是刚打完篮球,热的半死的男同学才知道,9号楼就在我们身后!

从宿管大妈那领了宿舍钥匙,她操着一口地道的河南话:“3o3哈乖儿!”

妈妈假装帮我搬行李也混了进来,在走到宿舍之前,我一直在心里暗自祈祷宿舍一定要有独立卫生间,不然我就想办法去校外租房子住。

3o3宿舍的门并没有锁,从门外能清楚的看见里面的情况:上床下桌,左边3个床铺,右边3个床铺。

一进门便现门右边坐着一个戴眼镜的壮汉,我还没来得及多看他一眼便被另一个从里面走出来的家化吸引了注意力。方形脸,身材不胖也不瘦,肤色偏黑,型很讲究却不张扬。他也带着一副眼镜,看来这个宿舍近视眼还挺多。听他的口音很明显不是河南人,普通话稍微有些牵强,他看上去有些不太符合年龄的成熟,我估摸着他可能比我大一两岁。

“你也是3o3宿舍的吧?咱们以后就是室友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