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盗墓小说>刀尖上的大唐 > 第26章 下一站天下二(第2页)

第26章 下一站天下二(第2页)

比如咱郑某人,那就总要黑的、红的、蓝的、紫的、金的甚至是绿的都往身上挂。有时候,他恨不得穿成一条彩虹才出门。

例如此时,郑守义就是红头巾、花裤子,圆领暗花紫袍配着乌皮靴,袖口挂了红皮云边银护臂,就很鲜艳,就很醒目。

但是高家兄弟却继承了父辈的审美,一向喜欢银盔甲。

当然,平常没事儿肯定不能挂着几十斤铁四处晃,这不是有绢帛甲么。

嘿嘿,也是银色做底,饰以暗纹雕花,配上哥俩雄壮的体魄,论造型那还是很拉风。就这么一身白,比郑守义还醒目。

不过么,要论人生,至少到现在为止,讲实话哥俩是挺悲催。

作为世代传承的武夫,熬到上一辈,妫州高家算是等到了好时候。李匡筹坏事,刘仁恭领着独眼龙进幽州那回跟对了人,高思继傍上大粗腿,甚至有机会挤了刘窟头做卢龙大帅。

可惜,老天爷与高家开了个大玩笑。

高思继犯忌被杀,高家瞬间从云端摔进了谷底。

好在刘仁恭不算太黑,仍用高家管妫州,算是留下了一团火种。

奈何妫州穷啊。

刘窟头是继续让高家在妫州不假,可这厮给妫州的钱粮非常有限。后来李大郎上台,继续严防死守,弄得高家多少年停滞不前。

然后就是那年被李大郎拿下。

倏忽又是多少年过去,小哥俩如今也是老哥俩了,如假包换的难兄难弟。

在大李子手下,兄弟俩辗转各处,熬到最近才见点希望。

道理很简单。

先,高家在妫州的那点积累早被李家兄弟拔个干净,队伍也散了七零八落,这就没了威胁。再加上多年来高家兄弟办事也算认真,族中子弟支持李老三的工作都很积极,又从不搞事,这就渐渐获得了认可。

毕竟,他兄弟也没干过啥大事。

这次被点将去河西,高家兄弟还以为郑守义怎么慧眼识英才了?

结果去了就很迷茫。

到地就坐冷板凳,搞得哥俩百思不得其解。

嘿嘿,他们哪知道这是受了晚辈牵连。

西征大军凯歌高奏,高家哥俩瞎转悠一圈,不是在后面看辎重,就是跟着郑守义身边站门岗,屁个功勋也没混上。

又不用我,你把咱弄来干嘛呢?

也不敢问呐。

老哥俩感觉生活都没希望了吧,唉?突然把一千回鹘兵交过来让整顿。

这什么操作?

你说是要重视要启用吧?嗯,他高家军早被拆得无影踪,他们哥俩最后只剩下随身的五十骑,还是加上他哥俩才五十骑!

从这个角度看,给他们整顿一千胡兵确实是个机会。

可是,凡事就怕说可是。

郑守义只把他哥俩孤零零丢过去,一个人手都没给,这属实又很坑人。

再怎么着,给个百八十人也行啊。

至不济,你把咱带过来的四十八骑给咱也行吧。

一千胡兵换走他哥俩四十八骑?

这什么意思?

不过呢,毕竟高家兄弟不是怨天尤人的主,也是真有本事。

甭管那多,老哥俩一合计,联袂进了军营,也不怕这帮混蛋造反,观察几天,先挑出几个刺头果断砍下脑袋,以大木杆子挑起。

然后大搞军中比武,兄弟俩轮番上阵,打遍军中无敌手。

顺便选出武勇顺服的做各级头领,老哥俩硬着头皮找到老马匪,要来酒肉,与胡儿们吃喝拉感情。

如此拉一帮打一帮,冬天过完,高家兄弟就把这一千骑整治得服服帖帖。

不过呢,郑守义与他二人一直说话不多,也不见亲近。

总之是搞得高家兄弟俩晕头转向不摸底。

他们哪里晓得如今咱郑守义格局彻底打开,早已放下了旧事,所作所为完全是出于一片公心呢。

但见郑守义笑眯眯地向唐王介绍:“此二人有些勇力,也有手段。匹马单枪接掌一千回鹘兵,不但没出乱子,还治得那帮狗崽子服帖。

嗯,人这便交给你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