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盗墓小说>我和宰相刘罗锅 > 第101章 合作惩贪(第1页)

第101章 合作惩贪(第1页)

正当我们及湖南所有官员和百姓沉浸在这种焕然一新的欢乐之中时,乾隆四十六年秋季的一天,朝廷的旨意下来了。

因刘墉治理湖南有功,再加上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职空缺多日,特旨诏刘墉回京任职,旨意如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湖南巡抚刘墉,勤政爱民,治绩卓着,深得朕心。

今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职空缺已久,需贤能之士充任。

刘墉才德兼备,堪当此任,特召其回京,擢升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即刻启程,不得延误。

钦此。”

旨意一到,湖南上下无不震动。

百姓闻讯,纷纷涌至巡抚衙门,恳请刘墉留任。

刘墉虽心中感慨万千,然皇命难违,只得安抚百姓,嘱托同僚继续勤勉为政,勿负朝廷与百姓之期望。

临行前,刘墉召集湖南各级官员,语重心长地说道:“本官虽奉命回京,然湖南之事,仍系于心。

望诸位同僚以百姓福祉为重,继续推行新政,肃清吏治,使湖南长治久安。”

众官员皆肃然应诺,纷纷表示定不负刘大人所托。

次日清晨,刘墉轻车简从,带着我和甄平,并且命令那二百亲兵提前悄然启程。

百姓闻讯,纷纷沿途相送,直至长沙城外十里长亭,仍依依不舍。

刘墉见状,心中感慨,遂下车与百姓话别,勉励大家勤耕勤读,安居乐业。

刘墉离湘后,湖南百姓感念其德政,纷纷立碑纪念,颂其功绩。

自此,刘墉之名,不仅传颂于湖南,更载入史册,成为一代名臣。

辞别湖南百姓,刘墉、我和甄平带着亲兵护卫一路向北踏上了返京之路。

刘墉一行人离开长沙后,沿着官道北上。

时值深秋,天高气爽,沿途的稻田已收割完毕,只剩下金黄的稻茬在秋风中摇曳。

远处的山峦层林尽染,红叶如火,映衬着蓝天白云,景色壮丽。

然而,刘墉心中却无暇欣赏这秋日美景,他坐在马车中,眉头微蹙,手中握着一卷奏折,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我和甄平骑马跟随在刘墉的马车旁,见他神色凝重,心中也不免有些担忧。

甄平低声对我说道:“大人自从接到圣旨后,便一直心事重重,莫非是京中有什么变故?”

我摇了摇头,低声道:“大人一向深谋远虑,或许是在考虑回京后如何应对朝中局势。

毕竟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职非同小可,责任重大,大人肩上的担子不轻啊。”

甄平点了点头,叹道:“大人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此番回京,恐怕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难免会有人暗中使绊子。”

我正要再说什么,忽然前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只见一名驿卒骑马飞奔而来,手中高举着一封加急文书,高声喊道:“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

请刘大人速速接旨!”

刘墉闻声,立即命车夫停下马车,亲自下车接旨。

驿卒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双手将文书呈上。

刘墉接过文书,拆开一看,脸色顿时一变。

我和甄平见状,心中一惊,连忙上前问道:“大人,出了何事?”

刘墉将文书递给我,沉声道:“京中急报,黄河决堤,河南、山东两省受灾严重,百姓流离失所,朝廷命我即刻赶赴河南,协助赈灾。”

我接过文书,匆匆浏览了一遍,心中也是一沉。

黄河决堤乃是天灾,但若处理不当,便会引发民变,甚至动摇国本。

朝廷此时派刘墉前往河南,显然是对他寄予厚望。

刘墉沉吟片刻,随即下令道:“传令下去,改道河南,即刻启程!”

甄平闻言,立即指挥亲兵调转方向,朝着河南疾驰而去。

刘墉重新坐上马车,神色凝重,目光坚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