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去找主簿吧。”
他们这些军队除了去赵国境内捣乱、随时探听赵国情况外,还有一个任务:详细侦查赵国国内的情况,为下一次战争做准备。
至于为什么会认为有战争……
“大王,这是赵相国的信。”
齐王宫,后胜将一封信递给了齐王建。
郭开站在赵国的立场对齐国的行为大加指责,言辞激烈。
可齐王看着这信,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相国啊,这郭开在信中,怎么直接把赵国朝堂的反应也给细致的写出来了?”
齐王建说:“他说赵国朝臣一直在明里暗里阻止赵偃开战,这是……”
“这是好事啊!”
后胜笑着说:“大王您想,赵偃和那些朝臣们,为何会有分歧?不就是一开始他想学秦国吗?可后来,您也看到了。”
“假使者一事,摆明了就是赵偃想拉赵国和齐国开战,赵国那些忠心的臣子们,怎么可能会允许赵偃胡来?”
“他们也知道,我们只是想出出气,参与劫掠的人,不是也没动过那些贵族之家吗?”
那些人是否忠心,后胜不知道——只要站在齐国角度他们确实‘忠心’就好了。
至于赵国被劫掠的乡野间百姓和他们失去的东西……
不好意思,与我们无关,也与赵国权贵无关。
齐国只是想抢一些人、民间财物,又没动那些城和里面的贵族官员们,赵国臣子当然觉得没什么。
只有赵偃,觉得王者尊严受损,一心想要开战。
但赵国朝臣不知为何,许多都反对开战。
后胜觉得,八成和秦国有关。
“相国,如今赵国边境百里内已经没有民可迁了,接下来如何?是否可出兵了?”
齐王建还记得后胜最开始跟他说这个计策话时的目的——出气是一回事,还有削弱赵国国力。
可赵王被那帮朝臣掣肘得压根没出兵,这好像有些偏离了预定计划。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增长了齐王的野心。
我要是也占赵国几座城呢?
那些边境的百姓都被我抓来了,那地……
“大王,还不到时候,该让燕国也先加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