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此诗出自先秦时期,作者不详。上句即景写风吹水寒,渲染苍凉悲壮的气氛。下句抒写决死的情怀,明知有去无还,却毅然前往,决不回顾。
且说周婳问那孩儿名字,那孩儿挺起腰板,拍了拍胸脯道:“我乃祖逖,范阳郡人。”
刘皞周婳听了,不禁笑了起来,这孩儿岁数不大,做事到有不少大人的风范,周婳问道:“祖家是北地大族,怎得到了南方这来。”
祖逖道:“我家却是大族,娘亲也时常教导我说祖家世代都有两千石的高官,不可在我这埋没了,于是带我南下来见见世面。近日到了此地,听娘亲说对面便是黄山。早就听闻黄山北扛晋、南拒吴,便央求娘亲带我去看,结果娘亲不许。我便时常夜间偷跑出来,来到江边唱叫两声,看见渔船便扔石子,示意他们过来载我渡过江去,但渔船每次行至一半便回去了,不知何故。”
周婳一听,对刘皞笑道:“想必那些百姓便是把他认作鬼了。”
祖逖又道:“今日见了你们,可否带我渡过江去,去黄山上看看?”
言罢,刘皞倒是答应的爽快,却被周婳拦下,把刘皞拉至一旁说道:“祖家为北地大族,若私自带他上山,恐有不妥。”
刘皞点了点头,转身对祖逖说道:“你还是个孩童,不知山上凶险,我的这柄佩剑便送与你了,待你及冠时若还想来我这山上,凭此佩剑畅通无阻。”
祖逖聪颖的很,一听此言语,脑瓜一转便猜出了他是何人,大喜,便约定成年时加入黄山,然后欢喜着抱着佩剑,翻身上马,奔回家去。
二人见他跑了远了,周婳叹息道:“此人将来非将及帅,若入了晋廷,江东岌岌可危。”
刘皞把手搭在她的肩上道:“可若对一个孩童下手,也非你我所愿之事,不是么?”
周婳转头看向刘皞,笑着点了点头。
时夜清净,天上星光点点,江面波光粼粼,两人伫立了少许,又转坐在江边看了会星辰,周婳看了看,转而思虑了起来,一同乘船回了山。
时有一人,姓杨名芳,寿春人也,才学出众,素有名声,时任安东将军——王浑都督扬州诸军事并镇守寿春,常听赞扬,时时有人举荐,遂征召作为幕僚。杨芳有一好友,名唤董纪,二人关系深厚,亦召作从事。
一日,杨芳去董纪家中做客,二人把盏言欢,席间杨芳请董纪屏退左右,董纪大疑,便令左右退下。杨芳道:“我等深受王将军大恩,至今无以为报,今将军有心腹大患,我等当竭力除之。”
董纪道:“是何大患?”
杨芳道:“山贼刘皞势力日甚,将来必蚕食大晋,我等食将军之禄,岂可坐视不理?”
董纪道:“我有一友,名叫桓翊,本是曹魏时期乐安太守之子,因父桓嘉在东兴之战被丁奉杀死,心常怀怨愤,若得同谋,可再添一臂膀。”
杨芳大喜,二人同到桓翊宅,侍从引进,桓翊匆忙来接,携二人去后堂。三人坐定,杨芳董纪二人对视一眼,董纪说道:“早间听闻桓兄与黄山祝伟交厚,今日我二人特来告求。”
桓翊问道:“所求何事?”
董纪说道:“我听闻黄山刘皞势力日渐雄厚,早晚发兵攻打寿春,若城池不幸攻破,公定因黄山祝伟求情留得性命,或居高位,我等难以苟全,望不相弃,美言则个。”
桓翊听罢,拍案拂袖而起,适逢从者奉茶而至,桓翊夺过奉给二人的茶,泼在地上,把盏掷于地。
董纪佯作惊讶道:“桓兄,何故如此薄情?”
桓翊道:“我与二人交情甚厚,况且你二人与我都深受安东将军厚恩,今不思厚报,反想着投效贼人,我有何颜面再与你二人为友?”
杨芳叹道:“奈天数如此,不得不为尔。”
桓翊大怒,欲命侍者赶二人出去,杨芳、董纪见桓翊果有忠义之心,乃以实情相告道:“我等本欲讨贼,来求足下,前言特相试耳。”
桓翊道:“我父被吴贼杀死,我安能从贼,你二人若有计策,还请说来。”
董纪摇摇头叹息道:“虽有报国之心,未有讨贼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