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知心对此很是头疼。
郭亦镇很老道,面对陆知心的表态来了一番郑重表态。
“中书大人,这事有点难办,如果我们把陆权知交出去,那是必落人口实,可如果不交,他就会对我们动武,动武对北大营而言是一场恶战,如果北大营没扛住,那我们就惨了,综上所述交陆权知出去风险要小些,只是不知他还会有什么离谱要求要提,如果一个接一个的提,那我们就十分被动。”
郭亦镇这番分析头头是道,等于是把这事晾了一个透彻。
陆知心很满意,忙命杜海叫心腹高官来中书门下商榷,这事要瞒着陆飞扬,不然面子上不好看。
韩秉第一个到,也是第一个晓得这个事情,他认为就不该对那位林大人太客气,调集北大营跟那位林大人干就是了。
韩秉的话代表了鲁莽,陆知心无论从哪看起都不赞成。
“各位,本中书的意思是暂时不宜动武,如果我们先跟他拼了,万一有只黄雀在我们身后怎么办?太妃力主他北上领兵,其实就是安排他来对付我们的,我们一旦跟他血拼完了,那只黄雀就会跳出来,所以眼下按兵不动是最好的。”
陆知心对此深谋远虑,正是陆知心的远虑激了庞贤东的担忧,庞贤东必须把心中的这个担忧讲出来。
“中书大人,听说他切断了北大营的粮道,如果北大营按兵不动的话,那北大营吃什么?一个人一顿不吃就会饿的慌,饿慌了那还怎么动武的?须知动武的先决条件就是要吃饱。”
庞贤东似乎只顾填饱肚子。
钱伯华是庞贤东的坚强后盾,立马附和庞贤东。
“陆中书,庞枢密讲的值得考虑,他不太讲武德,上来就玩阴的,他这是存心要北大营好看,北大营若是一味的忍让,不但会忍饥挨饿,还会让人笑死。”
听钱伯华这话就知他似乎赞成北大营对林哲动武。
陆知心可不能随便做回答,问韩秉。
“韩大人,京城存粮还有多少?还能不能送粮到北大营?”
韩秉一脸的严峻。
“陆中书,京城存粮不多,不能往北大营送多少粮,如果我们现在什么都不做等同于坐以待毙,他手段这么下作,我们必须干点什么,至少把漕运码头夺回来才行。”
韩秉建议武力夺回漕运码头。
这让陆知心有点小失望,陆知心似乎不急着动武,陆知心干脆把话题转移。
“各位,那只黄雀才是最恐怖的,不摸清那只黄雀,我们会很被动,京城就这么大,大家可以放手猜猜谁是那只黄雀。”
陆知心话音一落,心急的庞贤东便接口。
“中书大人,下官认为是南平王,以南平王先前的表现,下官早就怀疑他在京东路藏有重兵了,且京东路距离东京汴梁城不远,他的兵随时可以过来掺合京城的事,咱们必须要重点防他。”
庞贤东曾被南平王赵松关了好多天,吃了不少苦头,庞贤东心里是仇恨南平王赵松们,早就想找南平王赵松复仇了,庞贤东这会不把黄雀和南平王扯到一块,那什么时候扯。
郭亦镇同样仇恨南平王赵松,庞贤东一说完,便马上附和庞贤东。
“中书大人,绝对是他,这几年他一直在闷声准备兵马,上回京东路内乱就有他的掺合,他的兵马不少,上次敢公然对抗我们,足以证明他手里兵马有不少。”
“黄雀可不止他一个,说不定他与董太妃联起手来了。”
!钱伯华觉得董太妃可疑就把董太妃补上。
陆知心对钱伯华的补充很是赞赏。
“钱大人,那你认为该怎么对付这两只黄雀?他们的心思太坏。”
钱伯华小心回道:“陆中书,京城目前的兵力空虚,只有北大营这一支守备力量,下官认为跟那位不宜起大规模冲突,但小规模的进攻还是可以的,至于南平王那只黄雀,咱们可以调忠于咱们的厢军进行拦截,把厢军摆在京东路进京的必经之路上守着,看他们如何进京?董太妃就更好对付,几个内侍就能监视她,至于这个调兵可以交给庞枢密办。”
钱伯华要庞贤东办调兵之事。
庞贤东非常不乐意,钱伯华这话完全是在找不痛快,兵是这么容易调的么?没有皇帝的圣旨,想调兵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且这个兵要忠于咱,一时之间上哪去找这样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