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绾和纪南淮回去也是坐的牛车。
不过这次他们坐的不再是刘老汉的牛车,而是隔壁村老李家的牛车。
老李家有个小孙子在镇上读书,这个时候刚好要去送小孙子,沈村长委托他拉姜绾他们一程。
又是一个时辰的路途。
在路上的时候,姜绾有意无意的打听了下老李他们村的田地价格。
老李家给出的价格跟沈村长给出的价格差不多。
等回去后,姜绾又找让侍卫去其他几处村落分别打听下田地价格,自己余米村。
总得下来,余米村是个不错的村子,价格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姜绾就打算次日去找沈村长了。
他们是认识县令的,在村里买房子和田产是要村长盖章后去县令那边办理手续的。
姜绾其实可以直接从县令这边办理手续。
但姜绾没有这么做。
县令也知道他们来了的事儿。
姜绾让村长去办此事算是让村长在县令那边露脸,也算是告诉县令,村长现在是他们的人。
日后,县令若想做些什么事儿,都会有些顾及。
姜绾最终买下了一百亩地。
村长去县令那边办理完手续,把地契交到姜绾手里,买地的事儿就算完成了。
姜绾本来还想在村里买套房子的。
他们短时间内是要在余米村生活的,那有套房子就是必要。
却再想想…
他们日后不会经常这里居住,那就没必要单独在村里买房子。
姜绾就打算在田地里盖房子。
她把这一百亩的田地做了规划。
她要把田地外围全部用墙围起来,里面分别种植不同的东西,其中选出一块大些的地盖房子。
这就相当于现代的那些大型农业基地。
姜绾选出了10亩田地种榴莲,10亩种菠萝蜜。
这些都是这个地方是个种植的。
还有可可果。
她想用些可可果做巧克力和可可粉,还有咖啡树,咖啡树种出来的咖啡果里的种子就是咖啡豆。
这些都可以做出不同的美食。
还有其他的一些是个做糕点的植物,比如红豆绿豆,还有这个年代最常见的各种花酥。
这些花酥需要的花树,姜绾也分别种了些。
再就是这个年代没有的水果。
姜绾也选出几种比较适合在余米村种植的种上。
大概把这些种上所需的田地在70亩多些,还有30亩地的空缺。
这30亩,姜绾拿出10亩在给4处地方分别盖了3套房子。
其中最小的一套占地面积1亩地。
这说起来小,却其实也是不小的。
1亩这边盖的是别墅房,姜绾按照空间的别墅房设计的,在这里原地崛起一套。
剩下的9亩分别在其他3初地方建造了3处不同大小的公寓楼。
说是公寓楼,其实里面最小的房子也是100平米的套三房,最大的约摸有300平米,相比那些大房子来说这也不是很大,却也绝对不算小。
这是用来给日后看管的民工用的。
姜绾决定先问问村里的村民有没有想来做工的,如果他们想来做工那就首用他们。
但如果他们不想做工,那她自然也不会勉强。
不过,如果来做工,她这边是可以管一日三餐,并且还管住的。
当然了,管住这事儿还得再等等。
毕竟现在的房子还没建起来。
还因为现在的季节已经到了种植的季节,建造打算种植和盖房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