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封建时代,即便是中秋家宴,也体现出浓厚的家长制气氛。尊卑观念与男女有别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那时,若没有一家之主明确的安排,媳妇女儿是不能同桌的。
贾府的中秋家宴,就是明证:贾母与儿子孙子一桌,在外面;一干女眷只能在坐在里面。"
三春"
之所以陪席,只因着爱过节爱热闹的贾母考虑席上人少明确提议下才准许的。
当然中秋安宴,安排吃月饼乃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一习俗始于唐代,明代盛行。至于是宴前还是宴中、宴后吃月饼,倒没有明确规定,一般在宴后。不过,古时对分食月饼有讲究,合家所有人都要算上,有多少人就分成多少块,大小要一致。
此外,喝酒也是中秋夜宴的必备项目。贾府的中秋夜宴,就见贾母一直在张罗着喝酒:"
遂命拿大杯来斟热酒"
。
因古时不主张喝冷酒,酒的度数又偏低,大都要热了喝。叫"
温酒"
。《三国演义》中就有着名的经典桥段:"
关羽温酒斩华雄"
。
五、击鼓传花
在中秋夜宴过程中,常安排一些游戏节目助兴。击鼓传花便是其中之一,最早出现在唐代,是一项适合于合家团聚时所有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同享欢娱的高雅节目。
贾府的中秋夜宴,贾母安排的"
击鼓传花"
便是如此:"
折一枝桂花来,命一媳妇在屏后击鼓传花,若花在手中,饮酒一杯,罚说笑话一个。"
该游戏先从贾母起,次贾赦,一一接过。最先在贾政手中停住了花,贾政便讲了个大家都笑了的"
怕老婆的男人喝醉酒赔罪"
的笑话。轮到贾赦时,讲了个"
母亲偏心"
的笑话,惹得贾母极不高兴,说了句:"
我也得这个婆子针一针就好了。"
"
击鼓传花"
传到宝玉、贾环时,两弟兄分别作了一诗。从贾赦、贾政的点评态度,亦可看出这贾府家庭关系并不和谐,勾心斗角亦然明显。
宝玉的诗,贾政奖励了儿子一把从海南带的扇子。贾环的诗,贾政给了差评,贾赦却大赞为"
侯门气概"
,还赏赐了若干宝物。
贾母看出了个中端倪,待"
击鼓传花"
一结束,便令贾赦贾政等:"
你们去吧。自然外头还有相公们候着,也不可轻忽了他们……。"
于是,贾赦等人共进了一杯酒后,方带着子侄们出去了。
六、桂荫闻笛
贾母待贾赦他们走后,便令撤去围屏,两席并而为一,另"
擦桌整果,更杯洗箸,陈设一番"
,与姑娘们继续团团围坐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