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月已上了,咱们且去上香。"
由此,贾府过中秋正式拉开序幕。
上香祭拜月神便是第一个流程。这一习俗据考从周朝就已有之。北京的月坛,便是明清时期皇帝祭月的地方。这些暂且不表。
只说那年贾府的中秋之夜,风清月朗、上下如银,正是过节最理想的状态。于是,贾母带领众人,来到大观园上香祭月:
"
当下园之正门俱已大开,吊着羊角大灯。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
邢夫人等一干女客,已在里面等候。此时贾府的嘉荫堂秋风送爽,人气香烟,月明灯彩,晶艳氤氲,地下已铺好拜毯锦褥。
贾母见准备停当,先"
盥手上香"
祭拜月神,祷告"
福禄双全、合家平安"
后,大家才依次"
皆拜过"
。
三、赏月赏花
接着,贾母便安排众人上山赏月,"
赏月在山上最好。"
于是,贾赦贾政等在前导引,又是两个老婆子秉着两把羊角手罩,鸳鸯、琥珀、尤氏等贴身搀扶,邢夫人等在后围随,一同陪着贾母逶迤着去往山脊上的凸碧山庄赏月。
可见,贾母追求的生活品味很高,她对赏月必在高处还是很注重的。为了夜晚登高赏月,尽管风大,有些冷,贾母也不在意:"
多穿两件衣服何妨。那正是赏月的地方,岂可倒不去的。"
此外,中秋时节,赏花也是有趣的习俗。应季节的桂花、菊花、海棠都是可供选择的。这次贾府过中秋,观赏的便是桂花:
"
这次贾母仍带众人赏了一回桂花,又入席换暖酒来。"
四、中秋夜宴
"
阖家夜宴"
是过中秋最重要的仪式。自然,中秋团聚,安排家宴也有讲究。
贾府的安宴便紧挨着设在赏月的地方,座落在山之高脊的凸碧山庄之敞厅内。此处距大观园不过百馀步,之前早有贾府下人准备好中秋夜宴的一应事宜。
"
于厅前平台上列下桌椅,又用一架大围屏隔作两间。凡桌椅形式都是圆的,特取团圆之意。上面居中,贾母坐下,左垂着贾赦、贾珍、贾琏、贾蓉,右垂着贾政、宝玉、贾环、贾兰,团团围坐……。"
因外桌"
只坐了半璧,下面还有半璧馀空"
,贾母"
于是令人向围屏后邢夫人等席上将迎春、探春、惜春三个请出来"
,"
贾琏宝玉等一各出坐,先尽他姊妹坐了,然后在下方依次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