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盗墓小说>汉朝四百余年 > 第贰部 文治武功 第14章 张骞出使西域(第8页)

第贰部 文治武功 第14章 张骞出使西域(第8页)

这时,汉朝业已控制了河西走廊、积极进行武帝时对匈奴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

几年来汉武帝多次向张骞询问大夏等地情况,张骞着重介绍了乌孙到伊犁河畔后已经与匈奴生矛盾的具体情况,建议招乌孙东返敦煌一带,跟汉共同抵抗匈奴。

这就是“断匈奴右臂”

的著名战略。

同时,张骞也着重提出应该与西域各族加强友好往来。这些意见得到了汉武帝的采纳。

张骞率领3oo人组成的使团,每人备两匹马,带牛羊万头,金帛货物价值“数千巨万”

,到了乌孙,游说乌孙王东返,没有成功。

他又分遣副使持节到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

元鼎二年张骞回来,乌孙派使者几十人随同张骞一起到了长安。

此后,汉朝派出的使者还到过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海间)、条支(安息属国)、犁轩(附属大秦的埃及亚历山大城),中国使者还受到安息专门组织的二万人的盛大欢迎。

安息等国的使者也不断来长安访问和贸易。

从此,汉与西域的交通建立起来。

元鼎二年,张骞回到汉朝后,拜为大行令,第二年死去。

他死后,汉同西域的关系进一步展。

元封六年,乌孙王以良马千匹为聘礼向汉求和亲,武帝把江都公主细君嫁给乌孙王。

细君死后,汉又以楚王戊孙女解忧公主嫁给乌孙王。

解忧的侍者冯镣深知诗文事理,做为公主使者常持汉节行赏赐于诸国,深得尊敬和信任,被称为冯夫人。

由于她的活动,巩固和展了汉同乌孙的关系。

神爵三年,匈奴内部分裂,日逐王先贤掸率人降汉,匈奴对西域的控制瓦解。

汉宣帝任命卫司马郑吉为西域都护,驻守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这是汉朝在葱岭以东,今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广大地区正式设置行政机构的开端。

匈奴奴隶主对西域各族人民的剥削、压迫是极其残酷的。

西汉的封建制度,较之匈奴的奴隶制度要先进得多。

因此,新疆境内的各族人民都希望摆脱匈奴贵族的压迫,接受西汉的统治。

西汉政府在那里设置常驻的官员,派去士卒屯田,并设校尉统领,保护屯田,使汉族人民同新疆各族人民的交往更加密切了。

汉通西域,虽然起初是出于军事目的,但西域开通以后,它的影响,远远出了军事范围。

从西汉的敦煌,出玉门关,进入新疆,再从新疆连接中亚、西亚的一条横贯东西的通道,再次畅通无阻。

这条通道,就是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把西汉同中亚许多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的交流。

由于中国历代封建中央政府都称边疆少数民族为“夷”

,所以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夷之间的第一次文化交融。

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蚕豆苜蓿等十几种植物,逐渐在中原栽培。

龟兹的乐曲和胡琴等乐器,丰富了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汉军在鄯善、车师等地屯田时使用地下相通的穿井术,习称“坎儿井”

,在当地逐渐推广。

此外,大宛的汗血马在汉代非常著名,名曰“天马”

,“使者相望于道以求之”

那时大宛以西到安息国都不产丝,也不懂得铸铁器,后来汉的使臣和散兵把这些技术传了过去。

中国蚕丝和冶铁术的西进,对促进人类文明的展贡献甚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