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盗墓小说>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367章 赏善罚恶赏功罚过(第2页)

第367章 赏善罚恶赏功罚过(第2页)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本小说。

至于上贡之后就要饿死了?好的,我知道了,乖乖在家里饿死就行,可别死在我门口给我添堵……

好吧,这个确实有那么一点点用。

也就是在这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问题,或者说是即便意识到了问题,也根本不远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商鞅的出现,再次验证了那句名言的含金量。

而自宗周以来的封建文明初期,之所以会让人感觉农民,只是换了个名字的奴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农民在封建社会的义务,并没有比奴隶制社会的奴隶少多少。

同时,作为社会阶级金字塔倒数第二的阶级,还有一个垫底的奴隶阶级,时刻‘威胁’着农民。

——是啊!——这所谓的封建制,不过就是扯了块遮羞布的奴隶制啊!——换汤不换药啊!还有农民,分明就是换了个叫法的奴隶啊!

一直到宗周暗弱,华夏文明经历春秋战国,才出现了一个从封建文明初期,到封建文明中期的进展契机。

究其原因,便在于这既不能前进一步,也无法后退一步的人生,根本没有值得他们留恋的地方。

——农民。

赏善罚恶,赏功罚过,也成为了农耕文明封建社会最为先进的一个思想理念。

诚然,无论是过去千百年,还是如今汉室,以至于未来千百年,华夏文明也依旧留有不同程度的奴隶社会残余。

后来者如鲜卑、鞑靼、蒙古、女真,基本也都是在重复这个循环。

通过对过往经验,尤其是华夏文明从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初期的展进程当中,华夏文明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商鞅最终现:奴隶制社会,问题在奴隶拥有无限的义务,却没有丝毫的权利。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商鞅注意到:人类最基本的人性,使得每一个人,都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奴隶天生就是奴隶,且永远都是奴隶;

而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就变成了稍微有点尊严的奴隶;至于残存的奴隶阶级,则成了贵族‘杀鸡儆猴’,告诫农民的那个鸡。

——几百年前,贵族们让奴隶上战场;现在,贵族们让农民上战场。

在他们看来,曾经卑贱的奴隶,如今成为了能拥有自己的土地、能自主婚娶并繁衍子嗣的农民,这已经是再大不过的‘恩赐’。

吃得饱,就把粮食分一些出来,给贵族老爷们奢靡享受;吃不饱,那该上贡也照样得上贡。

作为具备人权的个体,农民需要通过辛勤劳作,来换取足够生存的食物。

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这些‘残余’或多或少,都始终是残余,而非主体。

过去的奴隶吃不饱、穿不暖,如今的农民亦然。

但问题在于:我自己都是个写做农民,读作奴隶的苦命人;我繁衍子嗣生出来的,不还是你们这些贵族老爷的奴隶?所以,在这个制度体系下,唯一支撑农民努力生活,而不是像奴隶那般,彻底沦为行尸走肉的,仅仅只是个‘不努力就会沦为奴隶’的紧迫感。

你就该种地!你种出来的粮食,我出多少钱,你都得卖给我!

什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之类的说法,也恰恰是从那个时代开始出现。

统治者需要通过奴隶的存在,来时刻告诫农民:沉沦,是怎样一个可怕的下场。

另一方面,游牧文明的短暂性、动荡性,以及随之衍生出的不可延续性,又使得游牧文明很难通过数百上千年的积累、展,从而踏入更高级、更先进的封建文明。

农民们不会说:俺们一百个老农上去,才能杀死敌人一个贵族,这得死多少人啊?而是会说:那个贵族人头一定是我的!

一个明明小到不能再小的挫折,就很可能让他们生出‘算了,不活了吧’这样的消极想法。

得了如此恩赐,农民们根本不敢有更大的贪念,就应该老老实实种地。

到了这个时候,华夏文明才终于意识到:封建社会和奴隶制社会,是有区别的。

对于底层,当时的华夏统治者们,也同样是过分强调天然义务,并坚决否定后天争取权利的正确性。

虽然社会主体已经从曾经的奴隶,换成了同样卑贱、穷困,却稍有人权的农民,但统治思想核心,依旧是奴隶制社会的那一套。

——奴隶,已经触底了。

这……

而社会最底层的‘奴隶’,也只是换了个更好听一点的名字:农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