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抵制曰货行动的规模空前庞大,从东北到华北,华中,再到西南,川蜀,整个华夏大地上,都燃起了烽火。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1917年,曰本生产出口额的在华销售占比高达38%,1918年初,欧战还在继续,所以这个数字只会更大。
然而,一息之间,在华曰货的销售忽然停滞了,商人也不再进口了,只需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能让曰本感受到什么叫肉疼。
但同时,这也是国货崛起千载难逢的机会,报纸上已经喊出了“国货自强”
的口号,除非必需品要买曰货外,只能要能替代,老百姓纷纷支持国货。
汤皖自然也瞄准了一个高端曰货品牌,叫“味之素”
,是曰本的一个高端调味品公司,主打的一个便是俗称“味精”
的调味品。
其基本垄断国内的高端调味品市场,而且售价极其高昂,里面的利润空间非常大,味精的主要成为是谷氨酸钠,海产品一般较多,这也是海产品比较鲜美的原因。
像这类技术难度底,利润高,还能打击曰本产品的事情,汤皖定是不会错过的,所以,私下里,汤皖找到了徽州老乡王星拱,一个化学家。
听到皖之先生要帮忙,要找一种谷氨酸的单钠盐,全称是谷氨酸钠,就连其化学式C5H8O4NNa都直接给了出来。
王星拱没有多说什么,记下了关键信息,就匆匆回了实验室,找了两个化学系同事俞同奎、丁绪贤来帮忙。
几天之后,就出了结果,拿来了一小包的颗粒状晶体粉末,纯度还挺高,汤皖取出一颗,融于水,往舌尖滴一滴,正是味精的味道。
只不过,他们是实验室通过化学合成的办法获取的,但不能大规模生产,汤皖只好又拜托老乡,想一想大规模生产的办法。
王星拱这回依然没说什么,点点头就走了,倒是让汤皖感觉的很不好意思,想着以后味精赚了钱,给他们化学系多买一些设备。
这边刚坐下,还没来得及喝茶,另一边李石曾先生就匆匆赶来了,汤皖立刻就知道了,应该是出了青霉素的实验出结果了。
没多说话,有时候一个眼神就够了,汤皖打了个招呼,说中午不在家吃饭,就随李石曾先生出了门。
迅哥儿已经在了,这会正聚精会神的观察着七八个小碟子,这是偷偷从学生那里取来的伤口感染细菌,在特制培养皿形成了白色菌落。
然后在菌落中间位置加入了培养好的青霉菌,经过一段时间,青霉菌从中间开始繁殖,渐渐蚕食了伤口感染细菌,凡是青霉菌生长的地方,伤口感染细菌就无法生长。
碟子中间是绿色菌落,边上围着一圈白色菌落,这七八个碟子都是一样的状况,初步断定青霉菌的分泌物有抑制伤口感染细菌的能力。
青霉菌的分泌物就是汤皖要的青霉素,接下来就到了最难的提纯步骤,这是要经过许多次实验一步一步探索的。
();() 汤皖虽然脑子里有提纯的土办法,此刻却是千万不能说出来的,否则根本无法解释提纯办法的来源,反而还要装作一副懵懂无知的样子。
首先是过滤杂质,在一个烧杯的上头,盖上几层消毒过的棉纱布,然后倒入青霉菌培养液,获得了浑浊的液体。
接下来,液体均等平分为好多份,李石曾先生和迅哥儿分为两路,想的是进一步沉淀,再去掉杂志。
而迅哥儿的想法更为极端,用明矾来加速沉淀,得到了白色的絮状物,和清澈的液体。
然后再把这些液体注入健康的小白鼠体内,很明显,小白鼠死了,青霉素提取宣告失败。
几天的时间里,俩人想了很多办法,无不一一失败,就像是无头苍蝇一样,没有个明确的方向,简直无从下手。
空有宝山而不得,便是这种感觉,汤皖是看在眼里,愁在心里,明知道却不能说,比迅哥儿和李石曾先生更加的愁。
北大已经正式开课了,只是如今北大校园的气氛很玄妙,弥漫着一种说不出来的燥意,学生们整体谈的也不再是学习上的事情,而是各类国家大事。
如果追溯产生这种情况的源头,汤皖定然是其中一个,所以,在这个校园里,汤皖忽然感到了一丝局促不安。
起初汤皖没在意,因为所有的心思都在青霉素提纯,和即将到来的留法预备学校开学准备上面,直到孑民先生来寻,汤才恍然大悟了。
汤皖刚下课,准备回家,忽见孑民先生在教室门外走廊等着,一如初见时下大雪一般,如今艳阳高照而已。
孑民先生笑着上前,重新审视了一遍汤皖,又看了一眼走廊外的艳阳天,说道:
“皖之先生可有空?”
汤皖道:“有!”
孑民先生伸手邀请,道:
“陪我走走,晒晒太阳吧。”
初春还是有些料峭微寒,却是没了冬日里的萧瑟,校园里处处显现点点斑绿,此时,正值放学时间,学生走动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