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见得有多少战力,但是面对大户的家丁,那是绰绰有余了。
这些动向,苏州一些大户也有探知。
毕竟这些人在苏州的势力根深蒂固,有心震慑他们的顾炎武,也根本没有隐瞒。
在猜出张溥可能动武后,一些人忧心忡忡,想要达成妥协。
另有一些人则仍旧态度死硬,不认为张溥能拿他们怎么样:
“无缘无故地,张西铭怎么动我们?”
“难道是我没有释放奴婢、没有上交官田?”
两件事他们都做了,年老没用的奴婢,已经被释放出去。
官田也承诺会上交,只是还没有谈拢如何补偿而已。
所以这些人根本不会认为张溥敢动手,也根本没有理由。
认为护卫队多半和鹰扬军一样,只是在吓唬他们而已。
不过即使如此,在吴淞江上帮商人卸货的各家奴婢,还是肉眼可见地少了起来。
很多家族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和张溥对着干。
“秋收有行动”
这句话,也传得沸沸扬扬,很多人都预感到,秋收时将会有大乱。
——
“秋收有大乱?”
“张溥到底想做什么?”
看到这个情报的刘理顺,皱着眉头思索道。
他在苏州停留已有数日,肉眼可见地看着这个城市,更加脏乱起来。
这让他感受到了雇工的重要性,同时对张溥要做什么,更加好奇起来:
“难道张溥要抢粮?”
“他接纳了那么多雇工,如何把他们养起来?”
这是很多人都能预料的,投奔雇工协会的雇工和奴婢,颇有一些身无长物的。这些日子全靠雇工协会养着,让他们能吃上饭。
但是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张溥和雇工协会再有钱,也养不了数万人多久。更别说大部分雇工没钱,连会费都交不起。
所以,张溥的秋收行动,一定和粮食有关。说不定就会在田间械斗,相互争夺粮食。
这让刘理顺不由感叹:
“多事之秋啊!”
“苏州这个地方,治理起来真不容易。”
带着数万雇工的张溥,想打破苏州的格局都如此艰难。
苏州的官府和衙门就更不必说了,根本不可能触动这些大户,只是按惯性延续治理而已。
如果能得到大户的支持,那就治理得好。反之则会处处受制,甚至被赶出去。
要在这样的地方建设新区,可想而知会有多艰难。
所以刘理顺放弃了在吴县、太仓等地划出新区的想法,打算选个荒凉之地:
“吴淞江所、宝山所,似乎可以选在这里。”
“听说苏松海关就在这,由苏州府和松江府共同分享。”
苏松海关之设,两府没少争执。毕竟海关说是加强关禁,其实却能合法贸易。
最终还是江南巡抚曹文衡调解,把海关设在两府之间,合作建立起来。
刘理顺也知道海关的重要性,打算分一杯羹,把新区放在这里。
他看准的,就是嘉定县的吴淞江所和宝山所,以及上海县吴淞江两岸。
这里相对比较荒凉,更容易让他挥:
“卫所的土地可以直接作为官田征收,荒地河滩海滩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