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他的随从见自家老爷不愿换靴子,又确实没见到人力车,说道:
“那老爷要怎么出去?”
“要不要小的先去驿站,让人安排马车?”
刘理顺否决了他的提议:
“我若去驿站,岂不会让全苏州都知道?”
“还是就这样转转,过两日咱们就去南京。”
作为江南乡试的总主考官,如果被人知道他在这里,估计全苏州的士子,都会蜂拥而来。
刘理顺不愿在考试前见到这些人,所以否决了随从的提议。
最终,两人在观察当地人的穿着后、买了两双桐油靴子,才解决了出行问题。
在买靴子的时候,两人又感觉到不便:
京城那边早已普及银币和辅币券,只需要一个钱包,就能把日常用的零钱装起来,买到大部分东西。
但是在苏州,银币虽然称不上罕见,却并不算流行。而且这边的小额银币很少,更见不到辅币券——
苏州的商家对辅币券根本不收,以至于刘理顺只能拿出银币,再让商家找零钱。
看着商家剪出的碎银子、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铜钱,刘理顺掂量之后哑然失笑,对涿鹿区的变化,认识更深刻起来: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身在涿鹿区不觉得,如今到了外面,才察觉涿鹿区变化之大。”
“以前习以为常的事情,现在都不习惯了!”
放在以前,家境贫寒的刘理顺,能对商家找零的碎银子看了又看,仔细揣摩它的重量、还有成色等等。
对铜钱更是要仔细数数是不是短陌,再看看是不是劣钱。
但在涿鹿区习惯和银币、辅币券打交道后,他这两个本领,却是迅退化。以至于看着碎银子和铜钱,都险些忘记了这两点。
想着苏州人现在还在用碎银子交易,再想着涿鹿区平坦的道路、车水马龙的街市,刘理顺终于确定:
苏州的城建水平和兴旺程度,已经比不上涿鹿区。
只要涿鹿区保持现在的势头,未来定然能赶上苏州的一个县,甚至完成越。
这让他心里充满了自信,坚信自己治政措施是对的。
同时对皇帝交给自己的任务,变得更有信心:
“连苏州都是这个样子,松江就更不用说了。”
“江南这边的城市治理已经落后,确实要设个试点作为标杆。”
“先找江南巡抚说一下,让曹巡抚划出个地方来。”
南方议会试点、或者说县改区的标杆,原本定的是滁州、和州。
但是这两州的选举,出现重大问题:各种社团、宗族在其中上下其手,很多人对选出的结果不认同。
鉴于这种情况,史可法提议选举暂停。等他治政三年,完成对两地的教化后再说。
也因为此,南方议会试点需要另选。
在刘理顺指出议会存在的问题后,皇帝抓了他的差。命他在苏松建立新区,按自己的想法筹建议会。
等到江南乡试结束后,刘理顺就会加衔巡察侍御史,负责巡按江南、主持新区建设。
原本他对自己是否能做好有些忐忑,如今在见到苏州就是这个样子后,顿时自信起来:
他相信,自己在涿鹿区基础上建设的新区一定会更好,让天下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天堂所在。
——
苏州雨水很多,不一会儿又下起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