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像田毋谨这般的女子,才是最佳努力的方向:可兑换商品都是按套来。
若是普通宫女,最多就是打出一种调料“酱油”
——插出酱油也是打酱油吧。
美女皆且放一边。
现在新四郡已经设立,楚国南方再也没有后顾之忧,是时候把目光聚集在影响整个天下格局的战场上了。
上党之战。
秦赵依然对峙。
赵括自从代替廉颇当主将,整整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把赵军完全熟悉和掌控。
赵括之才,是真的有才。
知己优先,并没有在上任之时立刻就和白起对拼。
而为了知彼,赵括更是一直派出斥侯,探查白起的军队。
在比较了所有赵秦两国的兵力、粮草、布阵等等影响胜利因素后,他终于决定开始布局秦赵决战了。
秦军被廉颇防线死死钉在上党,粮道又被赵括时不时派人骚扰,恐怕秦军已经憋屈至极,此时正是时候“请君入瓮”
。
而最好的战场就是——长平河谷。
斥侯反复密探,证实秦军主力集结在老马岭军营与丹水南军营,西部沁水军营已经北进了三十里,与另两个军营隐隐形成了三角之势,似乎只给赵军留下上党东部地带。
但是从大势上看,赵军在长平关外与丹水两岸都集结了近五十余万大军,背后又有十多万大军防守百里石长城,大军退路和以及与邯郸粮道完全畅通,完全不虚于秦军新集结的五十万大军。
两军对战,兵力相当,而地势的优势在赵国。
《孙子兵法》之言,两军总兵力对等时,就要设法战胜他。
如何设法?
天时!
赵兵有选择什么时候调兵、什么时候出战的天时,而秦军,只能被动迎战。
天时地利,全在赵,岂能不胜?
而且《孙子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现在秦赵兵力即不倍,又不五,更不是十,实乃对等兵力,岂能容忍秦军以五十万大军,围困赵军五十万大军的道理?
以备攻其不备,又岂有不胜的道理?
赵括衡量思量之后,决定将开战日期定在五月初五。
五月白日晴空万里,夜黑风高,昼夜皆对进攻方有利。
更何况,五月初五是楚国的国端大节,天下瞻目。
背井离乡的秦兵在酷暑之下,必有情绪,秦军不得不安扶,正是松懈之时。
五月初五,正适合赵军出其不意——进攻!
赵括敲定进攻的地势和时机,便开始调兵遣将。
中央督军、中央步军、两翼骑兵井然有序布局。
所有方阵整齐划一,丝毫不见任何混乱。
盾兵、枪兵、弓弩手有条不紊转移,有规有矩,丝毫不杂乱无章。
被熊完推上圣位的“谋圣”
马服子赵括,却也非浪得虚名,五十万大军说调动就调动,而且秩序井然,令行禁止,世间少有。
“谋圣”
赵括对“战神”
白起,正式开启长平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