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白起病重的消息、赵括成圣之名,都是熊完暗中推波助澜。
秦昭襄王没了范雎,单靠黑冰台施展离间之计,实在太乏力了。
完全没有掌握广而告之的精髓之意。
更没有完全明白廉颇战神之名,赵括不成圣,如何代替?
人撼神难,圣代神易。
所以熊完拿出后世历史学家“兵家四圣”
的说法,把赵括直接并排孙武、孙膑、吴起之流,方有可能撼动“战神”
廉颇。
本来赵括在邯郸纸上谈兵,那就真的是头头是道、理论十足、无人能辩胜,折服无数之人。
把赵括造成“谋圣”
很难吗?
成圣,又不需要实战。
造谣嘛,七分真三分假,这才是精髓。
本来熊完是打算让上党之战继续持续数年,拖垮秦赵国力。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赵国五国联军,逼得秦兵五万而降。
白起出兵精锐才二十万,其他兵杂三十万,而武遂就有五万精锐降赵,始料未及。
秦国范雎又比历史上提前三年辞相,而秦昭襄王竟然应允了。
这其中透漏的信息可太重要了!
秦赵上党鏖战之际,秦昭襄王这时候敢让范雎辞相,唯一的可能就是秦国应该调动去上党的兵力、需要统筹的兵粮兵器机械等等,都已经完全调动统筹完毕了,已经不需要丞相督促的地步了!
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准备生死一战。
而军事上、政治上,秦国又都开始慢慢落于下风。
这就很有可能秦昭襄王想决个死战:成则直捣黄龙,不成则退出上党!
熊完怎么可能让秦国这么容易全身退出上党之战?
那岂不是给楚国后方留下无穷的隐患?
更有赵国廉颇因战神之名,深入赵人心,防守上下一心,上党郡滴水不漏,俨然已经把秦国逼入进退两难之境。
如此彼消此长,秦赵上党对峙竟然开始失去了平衡。
秦昭襄王想要和赵军决一死战,必须先破了廉颇这个铁乌龟。
可是秦昭襄王离间计,想以括代颇,却真的拙劣。
熊完不得不在秦昭襄王施展离间计之时,暗中推波助澜,助秦昭襄王一臂之力,把赵括推上“谋圣”
之位。
既然不能拖其以久战,那就要施其以惨战。
熊完深深吸口气:“来吧,战国最壮大、最惨烈、最悲壮的长平战役!让白起杀神之名,彻底震静婴啼!”
至于现在咸阳没有了范雎,如何把服用了“强身精阳丹”
的白起拉下神坛,从而达到收编白起的打算,熊完早已经抛在脑后。
现在当下,那就是让秦赵开战!
开大战!
开大惨战!
无论谁胜,谁负!
总之就是要惨,越惨越好。
……
“……综上所言,无论如何,当下适合决战!”
邯郸“谋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