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甚至有很多小国,都变成了空白。
这不得不说是华夏历史上的悲哀。
在这本楚史中,确定了楚国图腾——神鸟凤凰的由来,以及楚国的出身——是三皇五帝中颛顼高阳氏的后代。
整个楚史无不充斥着楚国辛酸展史,以及顽强不息、浴火重生的求生意志。
熊完想通过此书,激起楚民爱国情操,培养起楚民对楚国的归属感,以便能更好的管理。
《元年版千字文》则是一本启蒙类专用新书,由熊完提供思路,宋玉、景差、屈原四子共同编着而成的识字类书籍。
全文达到三千一百二十九字,都是日常用字。
任何人只要认识了这些字,阅读将不再是问题。
这是熊完对楚民的文盲驯化手段之一。
《元年版楚辞》、《元年版楚律》、《元年版楚史》、《元年版千字文》是谓“楚四书”
。
楚四书的每一本,都有着熊完深思熟虑后的政治作用。
也许刚刚开始没有人意识到楚四书的含义,当有人意识到的时候,楚四书的威力已经烧得天下震撼。
这就是“文化治国”
给国家带来的冲击。
楚四书最先阅读者——女嬃。
对于屈原幼女,熊完一直很照顾,这可是做给世人看的“尊贤”
之举。
你看:屈原大才,死后的后代都能得到楚王照顾,你还不快来楚国展?
来楚国展,你就是死了,后代也生活无忧呢。
女嬃手里捧着楚四书,愣是呆了一个上午,久久不敢翻开楚四书的任何一本。
因为她手上的“书”
,根本就不是她印象中的“书”
!
她印象中的书,是笨重至极的竹简。
她之所以誓终生不嫁,整理父亲手稿,大部分的精力其实是花在保存、修理、整顿父亲书写的那些竹简啊。
若是父亲当年有她手上的这种叫“纸”
的东西,创作内容一本本,薄如手掌,她何至于此?
楚纸,是的,楚纸!
那个素未蒙面新楚王推行的纸,命名楚纸。
真的太好了!
极薄却韧性极佳、极白却笔墨不散、易翻页却不易损坏。
作为一个乱世中为数不多的女读者,她明白楚纸对于诗书人的重大意义。
女嬃跳过《楚律》《楚史》,这些她都已经熟读于心。
她先翻开的是《楚辞》。
里面的每一个文字,都让她热泪盈眶:“父亲,这就是一生的心血,现在终于跟随着楚纸,流传于天下了!”
女嬃一页一页,极致细心翻着《楚辞》,一个字一个字阅读,仿佛父亲屈原就在她耳边轻声赋语。
用了许久时辰,才平复自己激动的心情。
女嬃再翻阅《千字文》:“咦?竟然如此通俗易懂?全文没有一个重复字样,莫非是启蒙学书?这个年轻的楚王,还真是让人惊喜。”
女嬃重新拿起《楚辞》,轻轻抚摸:“父亲,你倾尽一生为楚国,若是碰上这位楚王,那应该是多么美好的相遇……”
女嬃暗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