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在崇安城里一传十,十传百,崇安的百姓在大街小巷中,都得知了这一消息。
“她开这个跑腿铺子,就是为了替军中分忧,为了给我们一个能安生立命之所。只要跑腿铺子做好了,将来能开更多的铺子,开到大熙各地去。那么在各地的返乡伤兵,便都有活计可做,都能养活自己了!”
“姑娘。”
利来悄悄地来到苏芷儿身边,低声叫道。
“放心,我们保准按时把烧鸭送到。”
许昌永笑着说道。
面摊的老板问妻子,“你昨日不是还说,待得了空,要去给闺女买布做新鞋吗?”
官兵带着人走了,利来找的来带节奏的人见势不对,便赶紧离开。
客人吸了一口气,道:“劳烦帮我去趟食味斋,买只他们家的烧鸭,送到安柳巷黄家,便是从巷口进去左侧第三家。”
“敢问几时送?”
于大斌问道。
“怎么会身份不明?”
有不明白的百姓道,“他们不是伤兵吗?”
这些都记录清楚了,许昌永便将纸条塞入于大斌的腰间。
只是此时,登记点没人,大家都聚在一起呢。
“他们身份不明,我们要带回去将他们的身份一一核对清楚。”
官兵道。
许昌永记下来,又让客人签了自己的名字。
“诶!”
于大斌赶忙点头。
客人见到苏大壮抱许昌永坐的动作,不由红了眼。
官兵冷笑一声,抓起其中一人的手,道:“他若是伤兵,那为何手上没有老茧?”
客人见许昌永明明身体残疾至此,可此时却笑的开朗。
“顾夫人每月给我们一些基本的工钱,先保证我们能吃饱饭。余下诸位光顾,所花的跑腿的铜板,还会再分给我们。即便是我们跑的少一些,至少也能吃饱饭。但,谁嫌自己赚的少呢?定然是要努力去跑的了。”
不过他动作慢了些,所以苏大壮先推着于大斌过去了。
至于他们这些伤兵,便是当兵之前是不识字的,当兵之后也识得了不少字。
客人见了,便问:“你们这是……”
客人也被许昌永这笑容感染,忍不住笑了起来,“好。”
写的不太好看,但至少是识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