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您在担心什么?”
沈万三关心的询问。
“钱。”
“钱?将军是担心这些店铺的利润不足以支撑。”
“远远不够,这也是我把你们七个人全部喊来召开这场临时会议的原因。”
这一下,七个人都明白了。
“我算了一下,就算以目前手里面的人数来计算,不再加人,每年最少也要两百八十万两才够。大家说说吧。”
“师长,店铺想要多卖就要有新的货物,而且这种货物必须是百姓们每天都要用的,这样才能长久售卖。”
卫立仁提了一个观点。
“将军,我手下有木工,凤台县周边有大批林地,做家具售卖怎么样?”
赵长春说了一个建议。
“做家具是好,但平民百姓买不起,只能卖给达官贵人,而且这是耐用品,买一套能用几年到十几年,更换周期太长。”
萧莱用两个理由反对。
沈万三听到这个建议后,就在考虑可行性。
“沈万三,你怎么看?”
“将军,我看可以。”
“沈万三,这不是平民百姓能够买的起的。”
萧莱坚持自己的意见。
“萧兄说的对,但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有什么办法。”
所有人包括萧莱都来了兴趣。
“先说第一个,平民百姓买不起的问题。成套买不起,我们可以拆开来卖。用不值钱的便宜木料生产一些平民百姓家里用到的家具,如椅凳、木箱等。木料便宜、易生产、价格低,哪怕一个小凳子也卖,用低价格抢占平民百姓的市场。
第二个,卖给达官贵人,这就不能拆开来卖只能成套卖,而且要分不同的品级。在清廷允许的范围内,用最好的木料、最好的工艺,能卖多贵卖多贵。在名声打出去之后,还要采用惜售的手段。一开始不能在店铺内投放过多,要给那些达官贵人造成只有这些卖完就没有了的印象,引他们来抢。”
“万三兄,你真不愧是明朝富,做生意手段一流。”
萧莱被说服了。
这里的人除了沈万三外没有一个人做过生意,不知道做生意还有这些弯弯绕。
“赵长春,你手下有多少木工?”
“将军,有三百人。”
“够了。沈万三,在松江府和扬州收购店铺,准备开业。”
“将军,我明白了。”
“另外派人去京师看看,如果这两地卖的好,就在京师开第三家店。”
“将军,京师是清廷的中枢之地,聚集了大批的富商。若是能在京师顺利开业,对我们是极为有利。”
“温兆坤,等店开起来之后,让情报员把这个消息无声无息的传出去。”
“没有问题,将军。”
“温兆坤,在传消息时不可操之过急,要润物细无声,不可让那些富商察觉到我们是迫切想卖,而是反过来,要让他们急切想买。”
“沈万三,这也是做生意的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