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唐人在修葺城池?”
“是。”
没有肆意掳掠,还修葺城池,很明显这是要长久不走么?
父子三人各自盘算着。
已到部族存亡之时,去诸父子只有三四千帐,也就是比品部、乌隗部稍强点的水平。其实,塞内外奚人甚多,可是南边许多部众早就依附卢龙,投靠唐人,不买他奚王的账了。相近五部近年来多为契丹摧残,加起来也就万余帐,又不齐心,前途黯淡。与唐人死磕是绝不能够。但是不去?那就要跟契丹撕破脸了,奚人做好准备了么?有此勇气么?面对契丹,还有几人能拿得起刀枪。
终于,去诸打破沉默道:“素支,你去准备吧。”
长子素支有点摸不清头脑。“怎么?”
去诸道:“按契丹人所说,准备兵甲、战马、箭矢,南下。”
素支、扫剌皆惊:“大人!”
去诸恨恨一笑,抬手止住二子,说:“扫剌,你见过那安抚使么?”
扫剌摇头:“不曾。”
“好,你再走一趟柳城,带上你妹妹同去。”
扫剌双眼一亮,道:“大人这是?”
去诸恨恨道:“契丹残暴,不如投靠唐人。虽也要征丁缴纳贡赋,亦强过契丹许多。按唐人话说,两害相权取其轻。你去同他谈,若我部归服,看他有甚说法。回时将你妹妹留在那里,明白么?”
扫剌为难道:“唐人肯受我部女儿么?”
草原部族之间通婚联姻是惯例,而且胜者总要失败者贡献子女。但唐人十分奇怪,宁愿下嫁公主,也不愿收入草原子女。据说,是唐人不愿家族传承被外族沾染。可是这在草原人看来简直就是笑话,只要是自家种子,管他在哪块地里长呢。可是唐人掳去女子为奴为婢者有之,迎娶草原女子的将相有谁?
去诸道:“哼。想要我奚人顺服,他总要拿出点诚意来。不论其他怎么谈,若他不肯接受你妹妹,我又如何信得过他。”
说到这里,去诸都觉着自己有点下贱。狗日的唐人,爷爷把女儿送他,怎么好像是他吃亏了,还得爷爷求他,这他么有天理么。
……
柳城外。
旌旗蔽日,鼓角争鸣。
山北安抚使大阅兵,邀各部酋长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