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刚走进村子,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李晓红的突然出现,让不少正在田间或家门口忙活的乡亲们都愣住了,随即爆发出惊喜的呼喊。
“晓红?是晓红回来了!”
“哎呀,这丫头,出去这么久,可算回来了!”
李晓红红着眼眶,一一回应着乡亲们热情的招呼,脚步却是不停,径直朝着村子深处的一座土坯房跑去。
“爹!娘!我回来了!”
人还没到门口,李晓红带着哭腔的喊声就已经传了进去。
屋门“吱呀”
一声被推开,一个面色黝黑、两鬓斑白的汉子走了出来,正是李晓红的父亲。
他看到女儿,先是一愣面露喜色,但下一秒,扬起巴掌就要打下去,嘴里骂道:“你个死丫头!还知道回来!一走就是这么久,连个信都没有,你想气死你爹娘是不是!”
巴掌扬起,却怎么也落不下,就那么尴尬的停在半空。
好在一个同样头发花白的妇人从屋里快步跑出来,一把拉住了男人的胳膊:“当家的!孩子刚回来,你这是干啥!”
李父借坡下驴,不甘心的收回了手,扭过头去,嘴里兀自嘟囔着:“惯着她!看把她惯成什么样了!”
他背对着似乎在生气,但那微动的肩膀,却暴露了他流泪的事实。
顾远适时地走上前,从口袋里掏出一包香烟,递了一根过去:“抽根烟吧。”
李父这才注意到女儿身后还跟着一个男人。他愣了一下,接过烟,有些疑惑地打量着顾远。
那边,李晓红已经扑进了母亲的怀里,母女俩抱头痛哭,诉说着离别后的思念和担忧。
一番哭天抹泪之后,情绪渐渐平复下来。
李父李母将顾远和李晓红让进屋里。
起初,老两口看着顾远相貌不凡,还以为是不争气的女儿交的男朋友。脸上都有点烧得慌。
当李晓红解释顾远是她在香江工作的老板时,老两口的态度立刻变化。那种看待晚辈的亲切和审视,迅速转变成了面对“领导”
时的尊敬和客气。
“原来是晓红的老板啊!真是太感谢您了!还麻烦您亲自送她回来!”
李母连忙给顾远倒水,脸上堆满了感激的笑容。
李父也收起了之前的严肃,变得有些拘谨,连连道谢。
很快,家里就忙活开了。李母拿出家里最好的腊肉,李父则二话不说,到院子里抓了一只最肥的母鸡,“咯咯咯”
的惨叫声很快响起。
杀鸡、烧水、准备饭菜,老两口拿出最高规格的待客之道,要好好招待这位来自“大城市”
的“贵客”
。
村子里听说晓红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香江来的大老板。不少好奇的村民想过来瞧瞧热闹,都被李母以“家里正忙着,改天再聊”
为由,客气地挡在了门外。
忙乱中,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探头探脑地凑到顾远身边,他是李晓红的弟弟,李晓武。少年眼睛骨碌碌地转着,偷偷地对顾远说:“哥,有烟吗?给俺一根尝尝。”
顾远看着这个半大孩子,笑了笑,掏出一整盒新的都给了他。
屋子里,饭菜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李母在灶台边忙碌,李父蹲在门口,吧嗒吧嗒地抽着顾远给的烟,时不时回头看一眼屋里的女儿,眼神里充满了失而复得的喜悦。李晓红则帮着母亲打下手,脸上洋溢着回家的安心和幸福。李晓军偷偷躲在角落里,学着大人的样子点燃了香烟,被呛得直咳嗽,引来李母的一声笑骂。
顾远坐在小板凳上,看着眼前这幅充满烟火气的景象,很是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