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女人翻脸比翻书还快。
让赵莽一时间拿不出别的办法。
既如此,他便不再去想这个问题。
……
次日一大早。
赵满便带着他那15个徒弟。
押着整整三车粗盐,前往了县城。
而村里的制盐坊暂时停止了制盐。
而改用了更缓慢的晒盐法。
赵莽说等到沼气池发挥作用。
便可再次启用熬盐法。
因此在他们前往县城的这段时间。
各家的庄明都回到了自己的农田之中,忙起了农活来。
……
赵莽看着熙熙攘攘的街道。
和上次相比,这街道上的流民更多了。
也不知道都是从哪里来的。
此时的赵莽也不敢与他们接触。
凭借他现在的实力还做不到。收留如此多的流民。
之前。
收养流民的事儿都是让王二狗做的。
不过他倒是从流民的口中得到了一些消息。
谢家和李家最近盐战的事情打得非常火热。
其中一名尖嘴猴腮的流民信誓旦旦地说着。
“大伙们,可别怪我没给你们提个醒。”
“最近李家不知发了什么疯。”
“和那谢家打起了盐战。“
“粗盐的价格是降下来不少,但是也波及了我们这些流民。”
“尤其是我们这种身强体壮的。”
“千万别被李家的人忽悠到他那去帮他挖盐。”
“他李家产盐产不过谢家。”
“就不停地在外面拉苦力。”
“我可是听说不少人去了李家,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另外一人也应声附和道。
“可不是吗?”
“今天我刚刚从他们两家盐铺之前路过。”
“两家人各顶各的往下压价。”
“我还趁机弄了一小撮粗盐回来。”
“还真别说谢家的粗盐比李家的粗盐精细上不少。”
“我看和那精盐相比,也就仅仅相差一个档次。”
“也不知道他们谢家从哪里搞来的粗盐。”
就在赵莽听得正起劲儿之时。
东面的街道上又跑来一个普通百姓。
嘴里大声地呼喊着:“兄弟们快去看热闹了,李家的,李儒和谢家的谢良打起来了。”
“粗盐细盐撒了一地,兄弟们快去抢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