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内地入藏的重要通道,在政治、军事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势力壮大后,不断侵扰周边土司,与清朝在当地的统治秩序产生冲突,且多次违抗朝廷命令,引发乾隆帝不满。
因此,乾隆三十七年,清军以温福、桂林为统帅,分路进攻大小金川。
温福由汶川出西路,桂林由打箭炉出南路。
初期清军进展顺利,攻克了一些碉楼和据点,但因金川地区碉楼坚固、地形复杂,且当地土司军熟悉地形,利用碉楼顽强抵抗,清军推进逐渐困难。
再加上后续粮草及军需物品供给不济,所以刘墉此去陕西,主要是督办粮草及军用物资的供给。
因此,我们一行人二十多人马不停蹄、披星戴月,用了不到十天,就赶到了陕西西安府。
抵达西安府后,刘墉顾不上安顿,便一头扎进军务筹备之中。
他每日穿梭于各个军营、粮库之间,与下属商讨兵力部署与粮草运输计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刘墉营帐内灯火通明,他总是对着地图,查看和打听着前方战事的消息。
一旁的副将忧心忡忡道:“大人,虽然前线战事吃紧,但是您一定要保重身体,您要是倒下了,这粮草运输……”
刘墉目光坚定地说道:“再难再苦也要及时把军需物资运到前线,这关乎着万千将士的性命与战事成败。”
之后的日子里,刘墉命令我和付钰亲自带领车队,翻山越岭,躲避敌军的突袭。
无论途中是初春的大雪封堵,还是夏日暴雨倾盆、道路被冲毁,运粮官兵们便一起除雪开道、搬石填土,确保物资车队的正常前行。
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一批又一批的兵力和粮草及时运往战场,为平定金川之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金川之战持续了数月,局势逐渐明朗。
在前线将士的英勇作战和后方刘墉等人的全力支持下,清军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然而,刘墉并未因此而松懈。
他深知,战争尚未结束,仍需保持警惕。
一日,刘墉正在营帐中与将领们商讨下一步的粮草供应计划,突然有士兵来报,说发现敌军有一支小队在附近活动,疑似企图偷袭粮草运输队。
刘墉神色一凛,立刻下令加强戒备,并派出探子去侦查敌军的具体情况。
不多时,探子回报,敌军小队约有百人,携带武器,正朝着粮草存放地逼近。
刘墉当机立断,不顾自身安危,亲自率领一队精兵前去迎敌。
“兄弟们,此战关乎大局,绝不能让敌军得逞!”
刘墉大声说道。
将士们听后士气高昂,随即跟着刘墉迅速出发。
在一片山谷中,刘墉等人与敌军相遇。
双方展开激烈厮杀,一时间喊杀声震天。
据说从没与人拼杀过的刘墉这次竟然身先士卒,挥舞着长剑,奋勇杀敌。
在他的带领下,清军将士们个个勇猛无畏,很快便占据了上风。
敌军见势不妙,想要撤退。
刘墉岂会让他们轻易逃脱,下令追击。
经过一番激战,敌军小队被全部歼灭,刘墉等人成功保卫了粮草。
“大人英明!”
将士们欢呼道。
刘墉擦了擦脸上的血迹,说道:“继续戒备,不可有丝毫大意。”
随着战争的推进,金川的局势越来越有利于清军。
喜欢我和宰相刘罗锅请大家收藏:(aiquwx)我和宰相刘罗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