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山洞里堆满了一袋袋的食盐,几个私盐贩子正在忙碌地搬运着。
刘墉不敢贸然行动,他悄悄地退了回去,然后骑马赶回盐驿道衙门,召集了所有的巡检和官兵。
他带领着队伍,迅速返回山洞。
当他们赶到时,私盐贩子们还在熟睡中。
刘墉一声令下,官兵们如猛虎下山一般,冲进山洞,将私盐贩子们一网打尽。
回到衙门后,刘墉对抓获的私盐贩子进行了严厉的审讯。
在他的威严之下,私盐贩子们不得不交代了他们的幕后主使和整个贩盐网络。
刘墉根据他们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又接连破获了几起重大的私盐贩卖案件,将那些隐藏在暗处的不法分子一一揪了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刘墉的不懈努力下,江西地区的私盐贩卖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市场秩序逐渐恢复正常,百姓们也能够买到价格合理、质量合格的食盐了。
刘墉的威名在江西地区广为传颂,百姓们对他赞不绝口。
第三,完善驿站、驿道的管理。
刘墉深知,驿站、驿道作为朝廷的交通通信命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们不仅关系到公文的及时传递、官员的顺畅往来,更对物资的运输起着关键作用。
若这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个江西地区乃至大清国的运转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于是,在处理完盐务方面的诸多棘手事务后,他便将目光聚焦到了驿站、驿道的整顿工作上。
刘墉带着我和付钰及几名亲信属官,开启了对江西境内驿道的实地巡查之行。
我们一行人骑着马,沿着蜿蜒曲折的驿道前行。
刘墉看着眼前破败不堪的驿道,眉头紧锁,心中满是忧虑。
“这驿道如此破旧,不要说快速传递公文、运送物资,就是普通行人走在上面,也得小心翼翼,生怕摔倒受伤。
长此以往,如何能保证朝廷的政令畅通?”
刘墉语气沉重地说道。
随行的属官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脸上也露出了担忧的神情。
我们来到了一个驿站。
只见驿站的房屋破旧不堪,门窗损坏,院子里杂草丛生,竟无人修缮。
驿卒无精打采,看到我们到来,才勉强打起精神行礼。
刘墉走进驿站的房间,里面昏暗潮湿,桌椅板凳残缺不全,公文随意堆放,毫无秩序可言。
“你们就是这样管理驿站的吗?公文如此随意放置,若是遇到紧急军情,如何能在第一时间找到并传递出去?”
刘墉愤怒地责问驿站的负责人。
驿站负责人吓得浑身发抖,连忙跪地求饶:“大人息怒,小的们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驿站经费短缺,多年来都没有修缮过,人手也不足,我们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实在是顾不过来。”
刘墉听后,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
他知道,这些驿站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其中既有朝廷拨款不足的原因,也有地方官员贪污腐败、挪用经费的问题。
“我不管你们有什么困难,从现在起,必须立刻整顿驿站。
该修缮的房屋要尽快修缮,该补充的物资要尽快补充,公文要分类整理,妥善保管。
同时,要加强对驿卒的管理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办事效率和责任心。”
刘墉严肃地说道。
驿站负责人连连点头,表示一定照办。
离开这个驿站后,刘墉又带领我们走访了多个驿站和驿道。
每到一处,他都仔细查看,发现问题后,立即与当地的官员和驿卒们商讨解决办法。
回到盐驿道衙门后,刘墉立即召集所有负责驿传管理的属官,他将自己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一一列出,并提出了一系列整改措施。
“首先,我们要重新梳理驿站、驿道的经费使用情况。
对于那些贪污挪用经费的官员,严惩不贷。
同时,要向朝廷申请增加拨款,确保经费充足。”
刘墉目光坚定地说道。
属官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喜欢我和宰相刘罗锅请大家收藏:(aiquwx)我和宰相刘罗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