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写到,我和刘墉、付钰三人历经千辛万苦,从遥远的新疆伊犁长途跋涉赶回京城。
刘统勋设宴为我们接风洗尘,在一团和气的氛围中谈天说地,聊了许多事。
直到夜深人静,我们才各自休息。
第二天,我和付钰前往诚亲王府报到,汇报刘墉在新疆军台效力的情况。
诚亲王看到我们俩,说道:“哎呦!
这是从哪儿冒出来俩瘦猴子?不但瘦,而且还黑得差点让本王没认出来!”
我们俩尴尬地笑着说:“那有什么办法!
奴才们变成这样,也是托了您王爷的福!
要不然,奴才们也不会变成这样,不是吗?”
“嘿——!
小兔崽子,还怪起本王来了!
当初你们两个,一个甘愿留在刘墉身边保护他,一个冒着生死来到朝廷面君为刘墉求情,那可不是本王让你们这么做的!
哼!
你们这两个没良心的家伙,不感谢我,还怪起我来了!”
诚亲王开玩笑地说。
“我们——!
我们——!”
我们俩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诚亲王插话打断:“别我们我们的啦!
本王会给你们俩请功的,你们俩可以好好休息几天,陪陪媳妇儿和孩子们,过几天安稳惬意的小日子。
哦,对了!
付钰呀,你成亲时间也不短了,怎么还没有孩子呀?”
付钰一听王爷发问,闹了个大红脸,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我赶忙接话茬说道:“付钰将军成亲之后,还没有自己的宅院,如今和媳妇谢玲儿一同住在刘府。
已经有谢玲儿一个人麻烦刘府了,他不愿再添几个孩子,给刘府增添更多麻烦,所以就一直没要孩子。”
“哦——!
原来是这样。
刘安呐,你在街面上多留意一下,看看有谁家的院子想卖掉。
如果宅院不错,就给他买下。
要是钱不够,就告诉本王,剩下的本王补齐!”
诚亲王和蔼地说道。
付钰听到诚亲王的话后,千恩万谢!
从诚亲王府出来,我便带上勤格格和一双儿女前往履亲王府,祭奠我的岳父大人、勤格格的阿玛、孩子们的姥爷履亲王。
履亲王在乾隆二十八年,我们伴随刘墉从江苏学政赶往山西太原府上任知府的过程中,因病去世。
那时,我们只能简单地遥祭老王爷。
如今我们回到了京城,怎能不进行庄重的祭拜呢?
刘墉、付钰也随同我们来到了履亲王府。
现在的亲王爵位由爱新觉罗·永珹承袭。
永珹听到我们前来祭拜老王爷,不敢怠慢,赶紧准备了祭品,一起来到宗祠,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祭拜了老王爷。
刘墉还给王爷写了祭文:
祭和硕履亲王文
维
乾隆三十二年,暮秋九月,布衣刘墉、胥及妻儿、大内三等金牌侍卫付钰,诚惶诚恐,谨以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已故和硕履亲王老王爷之灵前,而言曰:
赫赫亲王,德厚流光。
生于天家,贵胄荣光。
幼承皇恩,志存高远,性行温良,品若珪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