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命令各个部门把兵员补充好、粮草准备好,做好后勤保障。”
阿桂等四位重臣回道:“陛下放心,臣等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齐心协力,平定准噶尔部。”
乾隆又看了看众人,严肃地说:“这次出征,非常重要。
各位爱卿一定要全力配合,不能出一点差错。”
群臣都答应着遵旨。
散朝后,乾隆换上便装,带着我、刘墉、纪晓岚、新科状元庄培因、新科榜眼王鸣盛、新科探花倪承宽还有当值太监一起去了张廷玉的府上。
张廷玉府上的人看到乾隆穿着便装来了,一个个小心翼翼,恭敬得不得了,生怕做错一点事儿。
乾隆到了灵堂,当值太监上了香。
我们参拜完,乾隆要了笔墨纸砚,刷刷刷写了一篇给张廷玉的祭文,只见上面写着:
维乾隆二十年岁次乙亥孟夏朔越一日丁未,皇帝遣官致祭于故大学士张廷玉之灵曰:
哎呀呀!
爱卿你走了,朕心里难受啊。
你历经三朝,辅佐了两朝,忠心耿耿,从不懈怠,功劳大大的。
想起圣祖在位的时候,你靠着才华入朝为官,初露锋芒。
到了世宗朝,帮忙处理政务,尽心尽力,辅佐管理军机处,对国家的安定,功不可没。
朕继承皇位,你作为老臣,尽心尽力辅佐,帮助治理国家,你的品德那是明晃晃的。
你这个人呐,工作认真负责,清正廉洁。
对朝廷的各种事儿,都能仔细谋划,权衡利弊。
虽然位高权重,但是不骄傲不自满,一心为公,为国家操心。
朕一直知道你勤奋努力,对朝廷内外的事务,都用心用力,真是国家的栋梁之臣。
但是晚年的时候,朕和你之间有了些波折。
配享太庙的事儿,也许有些不合适的地方,你也有做得不好的。
不过朕知道你的忠心,别人可比不上。
你的功绩,朕也都记在心里。
如今你走了,朕心里悲伤。
特地派人来祭奠,表达朕的哀思。
希望你在天之灵,能安息。
朕也会记住你的功绩,用来激励后人。
请享用祭品吧!
乾隆写完,啥也没说,起身回宫了。
那本科的三位榜首,也跟着走了,纪晓岚倒是和我们留了下来。
刘墉拿着乾隆写的祭文,看了两遍放到一边。
竟然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一边往火盆里烧纸钱一边说:“老中堂啊老中堂!
咱们的乾隆爷心里是有您的呀!
瞧瞧!
瞧瞧这祭文写的,写得多么真心实意!
让人感动啊老中堂!”
刘墉又抓了一把纸钱扔进去接着说:“咱们的万岁爷,为了安抚和稳定皇族的关系,只能表面上冷落您老人家,可心里一直惦记着您呢。
谁让您老在争夺皇位的时候处在那个位置呢?谁让您老尽心尽力辅佐先帝呢?如今咱们这位皇上爷,在您和皇族的关系上左右为难。
您老就别计较啦!”
刘墉这一番话,让在场的人心里都不是滋味,尤其是张廷玉的家人。
本来有外人在不敢出声,刘墉这么一唠叨,全都放开了哭,那场面,真是让人伤心透了。
正大家哭得伤心的时候,礼部尚书沈德潜沈大人带着礼部的大小官员来到灵堂宣读圣旨:“衡臣张廷玉是我大清的三朝元老,国家的重臣,如今听说张老中堂去世,特让礼部按照国礼来安葬,衡臣张廷玉享太庙!”
“哇——!”
灵堂里张府的人放声大哭,都是因为张廷玉得到了乾隆的肯定,终于能享太庙了。
接下来的几天,原本冷清的张府门前,来吊唁的人一个接一个,纪晓岚在这儿忙前忙后,累得够呛……
喜欢我和宰相刘罗锅请大家收藏:(aiquwx)我和宰相刘罗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