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之后,乾隆召见刘统勋和刘墉父子。
刘墉和刘统勋诚惶诚恐地来到养心殿,只见太后与乾隆同时在此。
二人见此情景,赶紧向太后和乾隆请安。
“刘墉,你与勤格格之事,朕已有所耳闻。”
乾隆坐在御座上,神色严肃地说道。
刘墉跪地带着惶恐和自责的声音说道:“皇上,草民罪该万死。”
乾隆的语气稍稍缓和了一下说道:“起来说话,朕和太后倒想听听你心中所想。”
刘墉起身,恭敬地说道:“皇上、太后,草民对勤格格绝无冒犯之意,只是草民已有妻室,且与妻子感情深厚。
再者若与勤格格成婚,恐怕会委屈了格格,这婚事实在难以从命。
草民深知此事可能冒犯皇家威严,但草民不愿做背信弃义之人。”
这时的刘墉倒是坚定而诚恳,眼神中充满了真诚。
乾隆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赏,说道:“你能如实相告,也算诚实。
但此事关乎皇家颜面,不可草率处理。”
就在此时,有小太监前来禀报说勤格格主动求见乾隆和太后。
其实乾隆也心中没底,正在犹豫不决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时,这位姑奶奶却找上门来了。
乾隆看了刘墉一眼说道:“让她进来吧。”
乾隆也感到一丝无奈和惋惜。
只见勤格格亭亭玉立。
眉如远黛,似春日青山含黛色;双眸明澈,仿若星子于秋水流盼生情。
面若桃花绽放,粉腮带羞,朱唇不点而红,恰似樱桃初熟。
身姿婀娜,行动处如弱柳扶风,却又透着大方之态。
面容浅笑嫣然,温和从容,或静立凝思,气质自华,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闺秀风范。
美人啊,虽与单莹不同,但又各有千秋。
我在殿外看得直流口水,眼睛都直了,心中不禁感叹这勤格格真是美若天仙。
这勤格格走进殿中盈盈下拜,说道:“皇上,太后,此事皆因我而起,刘墉乃正人君子,不但不愿负他的妻子,还能顾及我的感受,真是难得的好君子,还望皇上和太后莫要为难于他。”
她的声音清脆动听,如黄莺出谷。
乾隆和太后对视一眼,心中对勤格格的大度和明理颇为赞赏。
太后说道:“不愧为我们皇家女子,这孩子倒是通情达理。
难得难得!”
太后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秀发飘飘似柳杨,双眸剪水韵含光。
琼鼻秀挺樱唇俏,浅笑盈盈动我肠。”
养心殿内在议论刘墉与勤格格之事,我在外面闲着无事,刚才偷眼看见了勤格格的美貌,不由得哼出了几句打油诗。
正在琢磨诗叫什么名字时,身后传来一句“这首《赞美人》的打油诗不错嘛!”
哈哈哈哈。
我赶忙回头一看,是履亲王一边走一边大笑着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何人在喧哗?哎呦!
原来是履亲王殿下,奴才有礼了!”
太监小喜儿赶紧高声通报“履亲王到——!”
我赶紧给履亲王施礼,养心殿内传出了“有请履亲王……”
“走吧!
随我进去吧!”
履亲王招呼我说。
我哪敢进去呀,只能说道:“不敢!
不敢!
您请您请!”
我的声音颤抖着,充满了惶恐和敬畏。
履亲王进入没一会儿,只听太监小喜儿喊道:“皇上召刘安觐见!”
我听了一愣,请我?皇上和太后请我?正在我寻思着,小喜儿又说道:“怎么着,刘安要抗旨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