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
怎就将您给遗漏了!
三哥,这是村东头福爷爷家的小女儿,小凤姑姑!”
刘墉赶忙上前,行了跪拜之礼,那动作恭敬而虔诚。
这小姑奶奶方才罢休,她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引得众人哄堂大笑,笑声在厅内回荡,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介绍完众人之后,我与刘墉方得稍作歇息。
“小叔叔,听闻您在京城结识不少权贵,届时可莫忘了咱们这些穷亲戚哟!”
一个年轻的晚辈笑着打趣道,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调皮和期待。
刘墉正色道:“休要如此言语,无论身处何方,咱们皆是一家人。
虽说我识得一些权贵,然咱们刘姓家族之人切不可趋炎附势,去行那见不得人的勾当!”
刘墉的声音坚定而严肃,那目光中透着正直和坚定。
那晚辈伸了伸舌头,低下头去,不再吭声,脸上泛起一丝羞愧。
这时,一位婶娘牵起刘墉的手,满含关切地问道:“墉儿啊,京城的生活可好?”
婶娘的眼神中充满了慈爱和关怀,那温暖的手传递着亲情的温度。
刘墉微笑作答:“婶娘,京城之繁华自不必言,但终究比不上家乡的亲切自在。”
刘墉的笑容真诚而温暖,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就如此,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询问刘墉在京城的诸般经历。
“墉儿,你在京城可曾见过皇上?”
一个小孩满怀好奇地问道,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充满了对京城的向往和对皇帝的好奇。
刘墉赶忙深施一礼,恭敬答道:“侄儿有幸得见,皇上虽威严赫赫,但实乃心系天下苍生之主。”
刘墉的语气中充满了敬畏和尊重。
正说着,又有几位乡邻款步走了进来。
“刘家少爷回来啦,我们也来沾沾喜气。”
一位乡邻说道,他的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
刘墉连忙起身相迎:“各位乡邻大驾光临,实乃刘某之荣幸。”
刘墉的态度谦逊而有礼。
“刘少爷,京城的学堂是否比咱们这儿的出色许多?”
一位乡邻问道,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和好奇。
刘墉沉思片刻,而后说道:“京城的学堂固然有其独到之处,然咱们家乡的学风亦淳朴浓厚。”
刘墉的回答既客观又诚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众人相谈甚欢,刘墉的祖母和母亲从后堂款款走出。
“诸位莫只顾着言语,快来尝尝新制的点心。”
祖母含笑说道,她的眼神中充满了热情和关爱。
众人纷纷致谢。
一位本家叔叔言道:“老夫人,您着实好福气,孙儿如此有出息。”
祖母笑得合不拢嘴:“皆是祖上积德,这孩子亦争气。”
祖母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幸福。
刘墉的母亲则在一旁忙着为众人倒茶。
“夫人,您教导有方,刘墉这孩子品行端良,日后必能光宗耀祖。”
一位乡邻说道。
母亲谦逊地说:“皆是孩子自身努力,墉儿常年不在身旁,我们所能为者实是有限。”
母亲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刘墉的信任和支持。
这时,一位爷爷辈的老者清了清嗓子:“墉儿啊,你如今算是学成而归,可要为家乡多行些善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