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盗墓小说>各有风流两不如 > 第四章(第2页)

第四章(第2页)

哪家公司投标书里没有几项标不准的数据,云鼎公司如果会对施工现场附近居民区造成影响,其他公司就能避免??但是刘局后半截话的含义,他听出来了。公司派遣的黄倩不能满足刘局对「人才」的需求和使用,还要另外物色「人才」帮助领导作「相关工作」。工作能力不说,让他一时间去哪儿找这种又听话,又有姿色,又肯让领导虐菊花的「人才」去?

只是这话没法这么讲,老郭略想了一下回答说:「懂施工的技术性人才,我们建筑公司有的是,哪天我安排她们跟您见个面,看适不适合在您手下科室工作。…………至于说项目策划书里的毛病,都是些小问题。我今天带来的这些资料也有充分的补充和说明,就先放在您这里,给算您作个参考。……市里领导那里还得靠您大力推荐和周旋。我敢打包票的说,云鼎公司是市里负责承建这项工程最合适也是最理想的选择。」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刘局长也就从资料上把注意力转了过来,一本正经的说:「这些我都知道,这个项目本来就是非你们云鼎公司莫属的嘛。……明天这个事儿,市里就要开会研究决定,有了这些资料,我就更容易帮你们说话和推荐,毕竟我们跟郭老弟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的,作熟不作生嘛。…………」

郭云鼎连忙感谢刘局对民营企业的大力支持,表示他所推荐的「人才」一定会让领导满意…………

临近这次「亲切友好」谈话的结尾,刘局好像突然想起什么事来,叮嘱郭云鼎道:「对了,我个人有件私事想请你帮个忙。…………」

郭云鼎一听,来了,知道恐怕这是刘局最后的条件马上就要开出来了,忙道:「您说,您说。」

「这个下半年或者明年,市里在人事安排上可能要考虑作进一步的调整。……我呢,各项资历考核都没问题,只是缺少一篇在省内大型一级政经类刊物上表的一篇有影响力的学术文章,最好还能有社评。……政府机关嘛,就喜欢搞这一套。…………听说郭老弟的同学现在《南方月刊》编辑部作主编,那个张主编还是你大学同寝室的校友。在这位张大主编眼里,你这位老同学恐怕比我这个小小局长面子多了,看看能不能帮个忙。…………唉~~!这可是我私下求郭老弟办事,跟市政府项目审批没有半点关系啊~!…………哈哈哈……」

刘局长脸不变色心不跳的把自己的条件开给了郭云鼎,然后很怡然自得的靠着沙,等着郭云鼎的答复……

郭云鼎早就知道会有今天这一幕的出现,没有这能力他今天就不会来了……现在看来什么要「人才」,要「资料」都是整景儿,刘局真正在意的就是跟他口中所说「最无关」的条件,才是能否拿下这个项目工程的关键。

刘局的「背景」老郭是明镜儿似的,有了影响力的文章表,他刘局自然升官,他云鼎公司自然财,什么人才,资料都是无关紧要的问题了。郭云鼎偏偏装作一副十分为难的样子,颇有些勉强的说:「《南方月刊》可是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力的大型刊物,我那同学也不见得就能作得了主。…………当然,这些都不需要刘局你操心。…………不过我听说下半年,市政府家属居住区也该维护修缮,而且要划出地皮再加盖几栋住宅楼,还有…………」

「郭老弟,电子信息办公大楼这么大的项目都交给你们云鼎建筑了。这几个小工程还不是小菜一碟,…………又岂在话下?……」

刘局长大手一挥,显露出十足的魄力和水平,彷佛兰江市政基建工作他只手遮天一样。

他越这么说,郭云鼎越是觉得心里没把握,看来他还真得送个「人才」在这个老滑头身边不可了。

双方谈好了条件,就没有必要再继续废话了,……都说了些客套话以后,郭云鼎就告辞离开了这个充满了各种利益交换的官场。

*********************************

在驱车回公司的路上,郭云鼎仔细回想了一下跟刘局长上午会谈的整个细节,觉得没有太大的纰漏。

又回想起「人才」推荐的事儿,虽然难办,但是却不是急事,可以慢慢物色。说不得又要落到大学寝室这几位「过命」交情的兄弟身上…………

说起郭云鼎毕业的华兰科技大学,可几乎是他人生命运的转折点。

他的母校不但是全国排名靠前的着名综合性院校,就是在国际上都是具有一定声望和影响的。

特别是郭云鼎他们毕业这一届的学生,更是人才辈出。其中一小半都在当前兰江市社会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和社会中坚力量。

就拿郭云鼎他们4o7寝室的哥八个来说,有六人是外地考进来的学霸级人物。而且在学校里都是极为活跃,哥儿几个风采出众、各有千秋,联合在一起,在大学四年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被称为华兰大学「八大金刚」。

当时的系里的教授主任就曾断言,这小小4o7寝室里,将来必出风云人物。

果不其然,十几年下来,寝室老大姚志远因为家族传承的关系,自己开办了制衣工厂。

老二姜奇,当年学校的公认「级学霸」,留校工作如今已经是博士导师,近年又荣升了副校长。

老三张海刚,文笔出众,由于着多次在全国表的多篇获奖文章,在《南方月刊》杂志社作主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