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一大堆小黄门簇拥着九皇子大步走了进来。
边上是伺候贵妃的柳嬷嬷。
柳嬷嬷一进来便恭敬地屈膝一礼。
“长公主金安!娘娘命奴婢送九皇子来,日后也跟着宋先生一起读书。”
宋谨央不解。
“九皇子不是在上书房求学吗?”
柳嬷嬷低眉顺目地解释。
“九皇子见十一皇子能出宫学习,眼热得很。
非得求皇上,得了恩准,日后也来您府上学习。”
宋谨央虽然狐疑,却还是命刘嬷嬷将九皇子领去了前院。
柳嬷嬷本想与宋谨央套近乎。
岂料宋谨央话锋一转,面上虽带着笑,口气却是强硬。
“十一来时,只跟着一个近身伺候的小太监。
小九若想来,也当如此。”
柳嬷嬷的笑容一僵。
九皇子打小受尽宠爱,和十一皇子的待遇能一样吗?
但长公主掌握着册封太子的命脉,谁敢说个“不”
字?
当下低头应诺,打定主意回宫禀报娘娘。
因为两个皇子的驾临,长公主府门前看客无数。
都想一睹皇子的真容。
“啧啧,皇上不信太师、不信太傅、不信少保,只信长公主。”
“长公主为人公正、公平,担得起教养皇子之责。”
“那又如何?皇上还有三皇子、七皇子,那两位可是成年皇子,不比九皇子、十一皇子强?”
“听说九皇子聪颖,十一皇子刻苦,并不会比三皇子、七皇子差。”
“切,你们知道什么?波斯老王去世,二皇子继位。那位可是个狠人,一上来便扩充军队,喊打喊杀。”
此话一出,人人心一沉。
“唉,听你这么说,也有道理。这‘太子’之位,不知最后花落谁家。”
长公主府门前议论声四起,隐约传到了孟晚晚耳中。
她僵立在府外,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没有崔琥的吩咐,谁敢放她入府?
偏偏崔琥同薛镌喝酒去了,几时回府还不知道。
孟晚晚一人站在大日头下,不一会儿便晒得头晕目眩。
消息传到刘嬷嬷耳中,她叹了口气,遣人找到娉婷。
娉婷想了想,命晚溪回话。
“嬷嬷,我家主子说。她已然离开老宅,孟姑娘的去留与她再无干系。”
刘嬷嬷有了计较,叫了个小丫头,将人送入老宅,暂时安置在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