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布衣很清楚,钱才是关键。
有钱了才能搞事情。
其他的,都是次要。
另外,秦布衣脑海里虽然有着工业文明的科学技艺知识。
可他本人,却并不擅长所有行业。
很多产业,秦布衣可以拿出理论知识,他自己是人形百科全书,什么都可以尝试搞搞。
但是实际操作却是需要经验,需要时间。
大周的科技水平很低,放到前世,估摸着也就南北朝的科技水准,很多高端一点的产业,根本无法实现。
就算是简单的玻璃和釉彩瓷器来说,秦布衣摸索了一年时间,才让匠人们初步掌控,尚且只能生产一些低端产品。
这两个产业,秦布衣就烧掉了数百万两银子。
如今这两个产业,开始走入正途,可是规模极小,主要是熟手人才太少。
产业工人,工匠的培养是需要花时间的。
这不是一念之间就能搞出来的。
而且,秦布衣不想自己的技术泄密。
手下的工匠,皆是奴藉,亦或是上过战场受过王府恩惠的军卒,这些人的性命握在自己手中的,倒是可以放心。
可就是因为担心泄密,工匠培养是谨慎再谨慎,培养工匠的效率低的咋舌。
这三年时间,秦布衣手头的产业开始繁复并增至多种。
可大多只能算是手工作坊。
还无法称之为现代意义的工厂。
手工产业若是无法形成规模效益,经济效益也不会太高。
空有理论知识的秦布衣,想要将各种产业推广实处,得耗费大量精力金钱。
近年来,秦布衣手下接收的老卒越来越多,加之老卒家眷,倒是让秦布衣在稳步发展。
这算是好消息。
画舫楼连锁酒店是其一。
其次就是砖窑场,陶器场,石灰厂这些靠人多人力就能拓展的产业。
秦布衣将关键重要的产业,安置在北凉王封地,齐州,并且往周遭州县推广。
他已经有两月没有去齐州了。
秦布衣其实准备在这几日前往齐州看看。
玻璃厂和釉彩瓷器厂要扩大生产规模,晒鱼场大规模扩展,新一批匠人和普通劳工需要安排安置。
从匈国和辽国购买的羊毛,江南和蜀地收来的蚕茧,蚕丝也陆续运送至齐州。
纺织厂和被服厂也要统筹。
秦布衣是真的很忙。
他也需要更多的时间,进一步统筹发展。
一个人想要撑起工业文明的初期发展,要点亮的科技树太多,消耗的精力也是不可想象的。
“徐娘,这第十四期的厨师和店长,培训的如何了?”
秦布衣放下筷子,望向中年美妇问道。
这位三十五岁的中年美妇徐娘,原名徐清怡,是画舫楼众妓子的‘妈妈桑。
’
曾经也是一位绝色花魁。
只是年老色衰,因见过人情冷暖,也轻易未得嫁人。
秦布衣掌控画舫楼后,依旧让其管理。
算是秦布衣的得力下属。
帮了秦布衣不少忙。
“六期七百名厨师,经过这半年时间的培训,有三百人合格,皆可担一店大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