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叔刚从河边垂钓归来,手里提着两条巴掌大的鲤鱼。
虽然如今河中鱼少人多,但能钓到这两条已属不易。
“大川,又接了新生意?”
“嘿,老郑叔,这两条鱼今晚足可以小酌几杯!”
“唉,不过也就是这点小意思,还能撑两天。
可哪比得上您啊,一来一回就买上了猪肉!”
“哪里哪里,这是为人民服务嘛,我还指望表现积极早日争取减刑呢!”
张大川边说着边看时间。
“时候不早了,郑大叔您慢用,我先走了!”
说完便背着设备跑开了。
郑大叔冷冷一笑,拎着鱼返回家中,对屋里妻子说道:“你还搭理他干嘛?这样的人还是离远点为妙,免得日后找上门来纠缠不清。”
妻子在一旁点头附和,“说得没错。
这小子就是个十足的傻子。”
夫妻俩摇头叹息几句后,将注意力转到窗外的一个陌生人身上,纷纷感到疑惑。
另一头,李晓婉骑车一路前行,周围不少人投来目光,或许是因为她的自行车显得有些特别的缘故吧。
穿过狭窄的小巷来到一座古旧四合院门前。
“杨老师,这里的院子真宽敞啊,看起来住了不少人家呢。”
李晓婉赞叹道。
杨小涛引着两人进入院子,期间遇到了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做饭的周母。
简短问候之后,他们便进了屋子。
见到房间内摆放整齐的书架以及各类书籍,刘强与李晓婉顿时来了兴致,随手拿起一本翻阅起来。
杨小涛并未过多打扰,只是安静地在院子里忙着准备晚饭,因为有客人到来,自然要好好招待一番。
片刻过后,三人围坐桌前,开始用餐。
望着眼前一桌简单的菜式,虽知不过是些寻常蔬菜瓜果,但在他们家乡却是难得的奢侈。
想到那些只以粗粮为主食的日子,再看看桌上丰盛的食物,不禁令李晓婉心生感慨。
杨小涛注意到两人表情变化,解释道:“明天还有课程要上,因此没准备酒水。”
对此,刘强连连摆手拒绝,“没关系没关系,这已经非常好了,不用再麻烦。”
席间,杨小涛闲谈之时提到山东地区风土人情,并讲述了自己曾在济南的经历,惹得两人兴趣盎然,时不时出欢快笑声。
晚饭过后,围绕各种话题热烈讨论至十点多钟方才结束。
最终确认没有需要补充之处后,刘强与李晓婉向主人告辞,在杨小涛坚持护送下才勉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