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已经养肥了,要被吃掉的东西自然不用再费心投喂。
关山牵着谈越的手,走到尽头的放映室前:“我们还没有一起看过一场电影呢,今天看一场电影怎么样。”
他这么说,谈越心中莫名又生出几分愧疚,老婆好可怜,光听他讲外面的繁华,却没有办法离开和自己一起享受。
他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当然可以,我接下来的时间都是你的。”
两个人进了放映室,这个放映室里有好几十个座位,他们选了中间大概第3排的位置,挂在墙上看起来像是多媒体投影的幕布就亮了起来:《海洋生物研究所1937》
第36章恐怖海洋馆(12)
电影只出现了一个名字,没有各个影视工作室的广告,也没有演员的名字,就直接进入了剧情环节。
习惯提前掌控信息的谈越拿出手机,搜了一下电影片头的名字,想要知道大概是什么样的片子。
但是他并没有在网络上找到介绍信息,更别说搜索到剧情介绍。
“克里斯,去把试管拿过来。”
映入谈越眼帘的,是一段一镜到底的群像戏。
被喊到的克里斯是一个红头,带着点雀斑的年轻白人男性,红绿眼睛,胸前的白大褂上有一个铭牌,职位写着实验助手。
吭哧吭哧的克里斯推着小车出现,车子上是很多新的玻璃试管,随着克里斯的视角,谈越看到了实验室里的其他人。
那是一群正在认真工作的研究人员,绝大部分是白人,里面还有黄种人和黑人。
有的晃着手里的试管正在调配溶液,有的手里拿着镊子,夹着生物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还有的拿着记录的纸笔正在纸上沙沙写着什么……
但不管是什么颜色的眼睛头,所有演员都是生面孔,谈越一张熟面孔都没瞧见过。应该不是国内的片子,可能是冷门的国外片子,手机里搜不到也很正常。
一个长着鹰鼻的研究员取走了新试管,然后往里面滴入绿色的溶剂,摇晃均匀之后,将溶剂倒进了一个水族箱。
水族箱里趴着一只粉色的海星,溶剂滴入其中之后,随着绿色溶剂慢慢的渗透,那是看起来悠闲自在的海星很快出现了强烈的反应,最后死在了水族箱里。
“111号死亡,克里斯,把垃圾处理一下……”
看起来很傲慢,严肃的研究员吩咐说,很显然,实验品的死亡对他来说稀疏平常,完全无法引起剧烈情感波动。
那只海星的尸体被取走,一只新的海洋生物被丢进来,它就是新的111。
类似的操作接下来生了好几幕,很容易就能看出来。这是一家海洋生物研究所,研究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
谈越也是上过不少影视类鉴赏课的人,评价说:“这个镜头感还蛮好的,演员的演技也很流畅,特别有真实感,背景时代感很强,没什么出戏的地方,就是这个题材是不是有点怪。亲爱的,你之前看过这个片子吗?有知道这大概是什么类型的片子吗?”
他原本以为关山想让自己陪着一起看的是那种爱情片,但是看了几分钟,就感觉有点怪怪的。
关山回答说:“没用这个视角看过,算是纪录片。”
他还是第一次陪人看电影,确实没用这种方式回味过。
谈越显得十分吃惊:“纪录片?那就是说拍摄的是真实生过的事情?1937那个时候就有这么厉害的摄像技术吗!”
虽然说彩色电影是三五年就有了,但是谁家会在三七年用这种技术来拍摄实验室里的内容啊。
要知道这种新技术刚推出来的耗费是特别高的,资本家们一般都会选择拍更商业化的内容,而不是无聊的纪录片。
真要拍纪录片,那应该是《彩色电影的诞生》,而不是《海洋生物研究所》
而且这个清晰度未免也太高了,感觉不像是37年会有的技术水平。虽然画面里的滤镜有点阴间,冷冷的,让谈越想到了之前在海洋馆里穿梭的时候,惨白灯光的阴森。
“你说的是那种伪纪实的拍摄手法嘛,就是有些恐怖片或者是灾难片,会用到这种手法,好营造更加真实的惊悚恐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