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声,磕出一个又大又红的肿包。
急刹车受害者的妻子立马用尖锐的嗓音抱怨:“怎么开车的,突然急刹车也不说一声?!”
“前面塌方了,路断了。”
司机的声音没有什么温度,莫名让人感觉到压抑。
导游是个年轻女生,说话就要温柔很多:“要下大雨了,夜里和下雨的时候,山路很危险,前面就是山民的寨子了,我们山民非常热情好客的,请大家去寨子里休息整顿。”
谈越后面的女生一脸惊喜地说:“真的哎,之前怎么没看到,这里有个好漂亮的寨子!我还看到了红房子。”
山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了淡淡的白雾,可能是因为要酝酿大雨,窗户玻璃也是雾蒙蒙的,谈越拿随身携带的手帕纸擦了擦窗户,他的视力非常好,从清晰的玻璃窗看过去,果然看到了层峦叠翠之中的白房子。
那些房子都是白色的,看起来像是两三层的徽派建筑,白墙青瓦,筒板瓦盖顶,飞檐上蹲着一些石头雕刻的蟾蜍,还有一些姿态栩栩如生的虫子。
墙上也有很多鹅卵石堆砌出来的彩绘,有蜘蛛、蜈蚣、壁虎……似乎五毒俱全。
诸多白房子中间,有一栋红房子,墙壁和砖瓦都是红色的,看起来很是显眼,可能是宗族寺庙。谈越也并不确定,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出门旅游,对y省的了解就只是山清水秀景美,不太了解本地的风俗文化。
“去寨子里住,那能住得下吗?”
“就是,这里有没有酒店啊,提供吃食和热水吗?”
“前面路断了,不能返回吗?”
大巴车里的游客很多,你一句我一句的,提出不少意见,但是不管是司机还是导游,都没有再给予回应,他们的神情冷冷的,抱怨的游客们也安静下来。
谈越所在的学生团体反而很是兴奋,毕竟那些白房子看起来很漂亮,年轻人总是永远尝试,喜爱一切新鲜事物。
大巴车很快调转了方向,驶向这座居住着山民的寨子,车子在颠簸了半小时后才停稳。
谈越看到了寨子前面立着的木质牌坊黑龙寨,牌坊后面是一堵青石堆砌的石墙,足有四米高,墙壁向两边延伸,看这个范围,应该是把那些白房子和红房子都包裹了起来,在牌坊后面的位置,是一道三米高的拱形门。
门口还有个披着蓑衣,看起来十分干瘦的老头子在抽水烟,守着寨子的大门。
谈越想,这似乎是一个很排外的村寨。司机还在原来的位置,导游先下了车:“你们等一下,我要和寨子里的人商量一下。”
这个时候天黑得厉害,她刚下去,大雨哗啦一下就落了下来。
谈越的位置可以看到大巴车后面的车门,透过大雨织成的幕布,可以看到导游显眼的帽子和红马甲,她越走越远,身形也在雨水中被轻微的扭曲。
他的手从风衣的大口袋里掏出一只2B铅笔,下意识在随身携带的素描本上做画。美术生嘛,总是习惯性的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的一切灵感。
五分钟后,导游回来了,她脸上都是雨水,头也狼狈得贴在脑门上,可能是因为淋了雨,脸色变得有些惨白。
谈越注意到她全身都湿透了,大巴车里汇聚了一滩雨水,雨水有点脏,里面还有一些小黑点浮动。
这些小黑点好像是活的,他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应该是滴水导致的泥土流动,那些只是普通的小黑点。
只顾着看导游的谈越并没有注意到,这辆大巴车上有些游客的脸也变得同样的惨白,白里微微泛着青,一些化了妆的女游客嘴唇还是红彤彤的,倒映在车窗里的影子看上去像是纸扎人。
女导游用喇叭向游客们强调:“我问过寨民,他们答应了,在这里住宿和吃饭是免费的。大家一定要懂礼貌,不要挑三拣四。寨民们讨厌不守规矩的人,还讨厌别人浪费食物。”
住宿和吃免费,那些本来很有意见的游客就闭嘴了,毕竟现在下了大雨,路滑危险,闷热的大巴车里肯定没有寨子里舒服的。
游客们在导游的带领下进了寨子,谈越一脸好奇的看向那些白房子,靠得近了,很多细节更加清晰,那些墙上的图案,果然是很经典的五毒:蛇、蟾蜍、壁虎、蜘蛛、蜈蚣。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很多别的虫子图案,比如说,蜻蜓、蝴蝶、飞蛾、天牛之类的虫子,他并不是虫类爱好者,所以也只能勉强认出常见的几种。
寨子里的房子修得都挺漂亮,有很多穿着特色民族服饰的老头和老太太在外面干活,女人们大部分干的都是纺织的活,有很多人家养了蚕,她们从养蚕到抽丝到纺织,似乎全靠人工。
男人们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还有人挑着山泉水回来,寨子里条件很差,连自来水都没有,寨民们喝的是山上引下来的山泉,还有的是人工开凿出来的深井打的井水。
这是一个没有什么现代化科技的村子,一切都原汁原味,就连村长家都没有电视,只有一盏昏暗的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