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第1军在48个小时地时间里,和日军的天照第1军铺展开,在丛林里打起了游击。
双方没有了重武器的介入,拼的是补给和兵员素质。
不得不承认,日军天照第1军的兵员素质甚至略胜于当时的关东军,可那又如何?
远征第1军下辖的1旅和2旅也不是吃素地,1旅战士们都是从金陵地尸山血海之中爬出来的百战甚至是千战老兵。
有一个算一个,哪个不是战斗经验丰富?
再加上魔鬼般的训练,以及科学的营养补给,身上的腱子肉一块块地看上去像是用刀工雕刻一般。
2旅更不是什么平庸之辈,他们的万岁师称号靠着两条腿、靠着近四百名战士非战斗性减员,硬生生打出来的,当之无愧的钢铁之军!
起初日军因为重型机械被炸,恼羞成怒对着野人山外围展开拉网式的进攻。
周卫国也不恋战,让各营依托地形修建工事,层层阻击,层层侧击,战壕之间相互配合,一处被重击,另外一处能很快的抽调兵力进行支援。
打到后面,日军付出了近千人的伤亡,不敢再冒进。
而是采用迂回绕后的一贯套路,周卫国不会惯着鬼子,让侦查营带一个连穿插到迂回日军得知身后,打掉了他们的后勤。
调来迫击炮把这群试图绕后的日军打的人仰马翻,十不存一。
炮火轰鸣中,侦查连如鬼魅般穿梭于密林,悄无声息地接近了日军后勤队伍。
月光透过树梢,斑驳地照在他们坚毅的脸上,眼神中闪烁着不容退缩的决绝。
随着一声令下,战斗爆,手榴弹如雨点般落下,爆炸声震耳欲聋,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日军后勤线瞬间瘫痪,混乱中,迫击炮弹精准覆盖,爆炸掀起阵阵尘土与哀嚎,日军士兵在火光中挣扎,场面惨烈而震撼。
东条英机不能再容忍他的天照第1军继续送死,三个师团和日不落帝国在缅国交战半年,所遭受地损失也不过才千人。
自从远征第1军进入缅国,尽管期间天照第1军也取得了小胜,但和那些被炸毁的武器装备以及牺牲的老鬼子兵来说,怎么算这几次战斗都是亏本。
就拿张本和智的第1o师团来说,建军之时,这支师团的战斗力号称三个师团之。
曾以一个大队闪击了缅国的日不落帝国的防线,追着两个师一路溃退。
可就是这么一支师团,几次和远征第1军交锋下来损失高达两千八百人。
这个数字是惊人的,这两千八百头鬼子不是后期扩军征兆的预备役兵员。
而是从各华国战场抽调的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放在华国战场能以一挡十地存在。
却在一个缅国折损了近乎三个大队,可见战斗之惨烈。
所以东条英机改变了他策略,调来第3师团和另外两个师团余下的炮兵,对外围的远征第1军进行炮火打击。
殊不知,危险正在悄然靠近。
远征第2军已经入缅作战,下辖合成6旅和合成7旅。
旅长分别为淞沪的老班底罗彦翔,在完成军校学习,顺利毕业后正式担任6旅旅长。
合成7旅的旅长叫黄科涵,此人也并非善辈,曾在西北军中担任营长,战斗风格和指挥能力深的姜勤赞许。
后来在东山战役中率一个全是新兵的营硬抗了日军一个联队足足一天的时间。
获得参加o824军校继续进修的机会,又恰好赶上了合成化扩军,顺理成章的毕业担任了第7旅旅长。
在原来的计划之中,合成1、2、3、4旅为重型合成旅,剩下的5、6、7、8旅为轻型合成旅。
但因为缅国战事燃起,四个重型合成旅必须留在国内拱卫第九战区的防线,他们继续进行改革,转型成为了重型合成旅。
远征第2军的军长由吕大成担任,姜勤相信这狗日的经历了一年的军校培训,能够胜任这个位置。
黄科涵站在合成7旅的临时指挥所内,目光如炬,紧盯着缅国丛林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