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场队伍中,许平安麾下的人数最多,加上此时入列的黄大叔,杨根顺还有小贵子,足有128人。
最关键的是,这128人各个身强体壮,健硕的肌肉将披在身上的战甲撑的鼓鼓囊囊。
一看就是单兵作战能力极强的猛士。
之前在校场高台上看,张长林还只是觉得许平安这支队伍装备好。
现在行走在飞虎军队伍之中,看着一个个精神抖擞,身强体壮,装备精良的士兵。
张长林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支只靠装备的队伍,更是一支战力强悍的队伍。
甚至,比自己的亲兵都要强悍。
一时间,连他这位军堡镇守都有些羡慕许平安了。
看着张长林审视货物般不断在自己的飞虎军中窜梭,时不时捏一捏士兵们健硕的手臂肌肉。
许平安也是心中好笑。
这可都是自己每天拿大量米粮和肉食喂出来的。
每天光是伙食费,可就要大几十两雪花银。
许平安自信,这整个东河堡,除了他许平安,没人养得起这样一支亲兵。
张长林从队伍前头一直走到末尾。
越看越震惊,也越看越欣慰。
他知道许平安入兵籍才刚满两个月,也知道他上任军堡校尉才不满一个月。
原以为他队伍里,正真身强体壮的,可能也就排头十几名士卒。
没想到,整支飞虎军,全是清一色的猛士。
这让他心中震惊不已。
不过,张长林也是老军伍了。
他看的可不止兵户的武器。
战争,打的不仅仅是双方士兵的勇猛程度,更是双方物资的底蕴。
兵户出征,最重要的其实是粮秣。
作为一堡镇守,张长林熟读史书兵书,经历过大小战役无数。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他亲身经历过的战役。
因为军粮断绝造成兵败的案例比比皆是。
放眼望去,这一百多名青山村兵户和飞虎军,每人都背着鼓鼓囊囊的粮袋。
明显比其他村的兵户要大上一圈。
张长林随机走到一名兵户身边,沉声道:
“把你的粮袋打开看看。”
那名兵户连忙解下粮袋,递给了他。
张长林点了点头,伸手解开粮袋检查起来。
往日出征,一些家境贫苦的兵户,为了能多留些粮食给家中妻儿。
经常会往粮袋中塞些沙土,冒充军粮,蒙蔽检查。
张长林也十分疑惑,这青山村兵户粮袋里装的,除了刚刚许平安当众放的烤饼,都还有些什么。
用力解开密封绳,张长林伸手探进粮袋子。
他现,青山村兵户的粮袋不止一个,而是一个大袋子内,里面还套着两个较小的袋子。
张长林解开其中一个,将鼻子凑上去闻了闻。
一股浓郁的米香瞬间传来。
伸进手去抓了一把,放进嘴里咀嚼。
‘是米。’
‘而且是已经炒熟的炒米!’
张长林脑海中划过一道闪电。
他没想到,许平安给青山村兵户准备的军粮居然是炒熟的大米。
要知道,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生火做饭是极危险的事。
很多埋伏和突袭,都选择在对方做饭休息的时候。
身经百战的张长林十分清楚,大晋士兵在这方面吃了多少亏。
而妖蛮骑兵之所以战力强大。
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军粮是风干牛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