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许平安装疯卖傻,不管婶婶怎么闹,就是不松口。
其实许平安心里清楚,在平山村这么多年来,婶婶一直把家管的很好。
但婶婶并不懂经营的事。
从延庆府回来后,许平安跟木婉容盘算过手上的银钱。
除去给许二郎留的五十两银子,再刨去进货,支付工钱,以及日常吃喝的开销。
许平安手上还能动用的银钱,只剩四十两左右。
眼下当务之急,是继续搞钱,以及武装自己的队伍。
如今的丰林县可不太平,听杨兵长说,附近好几个村都遭了匪患。
原因很简单,大晋朝吃了败仗,据说要给北境妖蛮赔偿大量岁币。
而这岁币自然大部分出在北境百姓。
官府层层盘剥,底层百姓活不下去,便往深山里钻。
有的成为了小叶父亲那样的山民。
有的,则是占山为王,成为了山匪。
这青山村周围,听说有名有号的山匪团伙就有不下十几个。
如今许平安的酒坊办得风生水起,也算是附近十里八乡小有身价的门户。
被有心之人盯上,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而他如今虽是炼气境高手,也不可能每天守在家中。
所以得早做打算。
第一件事,自然就是武装自己和几名手下。
在大晋朝,平民持有武器是大忌,即便是破虏武馆这种有弟子在官府当差的武馆。
也会有衙门专人,隔三岔五的上门清点武器库。
防止有人图谋不轨。
但兵户,却是个可以破例的群体。
因为一旦要打仗,朝廷就需要强制征兵户出征。
军粮武器更是需要兵户自备。
而且兵户个人信息和家庭住址都经过了严格的登记造册。
家人和田地捏在官府手里。
官方根本不担心手里兵户们会造反。
久而久之,兵户拥有携带武器的权力,就成了不成文的规定。
而且无论是刀叉剑戟,还是盔甲弓弩,只要你有钱置办,官府并不会过问。
许平安准备利用这个不成文的规定,将自己几个手下好好武装一番。
吃过午饭,许平安照例喊上了小贵子,黄大叔,还有青山村的兵长杨根顺。
如今这三人的媳妇都在许平安开设的酒坊工作。
三人也都打心底里佩服认可许平安。
几家关系也越来越好,是许平安可以信任的同伴。
前往丰林县的路上。
许平安在前面骑着驽马,剩下三人则坐在驽马拉着的板车上。
不得不说,骑马度就是快。
四人只用了一个时辰,就到了丰林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