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春娥揉了揉自己肚子,继续道:
“你要是真感激李旗长,以后就跟着他好好干,平时多帮他干些活计。”
“你们都是兵户,将来在战场上互相帮衬的机会多的是,想报答何必急于一时。”
听春娥这样说,许平安心下不禁觉得黄大叔的媳妇春娥虽然性格泼辣了些,但却很明事理,做事也很果决。
点了点头,许平安笑道:
“黄大叔,嫂子说的对,我正好有事想请你帮忙。”
黄大叔得了粮食,心下既高兴又感激。
连忙拍着胸脯道:
“李兄弟,有啥事你说。从今往后,你的事就是我黄存勇的事。”
“只要有用得上我得地方,李兄弟你开口,我绝不推辞。”
许平安则是笑着说道:
“也不是啥大事。”
“我要给村中所有人分粮,每人一斗,人手有些不足,黄大叔你可愿意帮忙?”
黄大叔一听只是让自己出些力气,帮忙分粮,便立刻答应下来。
有了黄大叔这个壮汉的帮忙,许平安与小叶也省了不少力气。
转过一条街,许平安来到了刚刚村口遇到的李老汉家中。
拍开门,许平安见屋内除了李老汉之外,还有一个干瘦的老妪和三个孩子。
李老汉的媳妇生老三时难产死了,瘦的皮包骨的老妪是他老娘。
三个孩子中,老三只有七八岁。
家中没钱买柴烧炕,那孩子躺在铺满杂草的冷炕上瑟瑟抖,却不敢下床活动。
因为吃不饱,动起来只会让自己饿的更快。
锅里熬着的则是一锅榆树粉,里面掺着些米糠和野菜。
许平安能看得出来,要是再没粮,这最小的孩子恐怕真得饿死了。
许平安看的十分心酸。
将一袋粟米递了上去。
李老汉老泪纵横,这一袋米就是他一家五口人的命。
有了这袋米,他们就能熬过这个寒冬,等待来年开春。
离开李老汉家。
许平安加快了步伐,带着小叶和黄大叔在村中挨家挨户送粮。
村里人接到粮食后都是满口道谢,不少村民甚至磕头感激。
这几日村里对许平安获得意外之财的嫉妒与怨恨也是一扫而空。
不少人更是到处称颂青山村许郎君的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