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意思,我不喜欢在小于等于就近的前后三段内,出现两个“好像”
(需要以重复达到强调效果的除外)。这在“写”
的时候不一定会发现,特别是写得快的时候,但基本在“读”
的时候就会发现,前前后后好几个“好像”
,听着真心不舒服。所以我就会用各种“仿佛”
、“宛若”
、“好似”
、“似乎”
等等同义词,去替换。
二看。
第二“看”
,是指站在“作者”
的角度,去看这一章。作者有上帝视角,可以开天眼。以本章为基准点,向前看:自己之前设的悬念、埋的伏笔,在这一章有没有冲突?或者有没有解掉?以本章为基准点,向后看:后续还没有出现的文章桥段的种种,和这一章有没有冲突?或者有没有涉及?另外,布局的“度”
合不合适?逻辑合不合理?……等等等等。
三看。
第三“看”
,是指完全跳出作者的视觉,而是站在“读者”
的角度,以读者的思路,去看这一章。比如:有没有觉得看不懂的、莫名其妙的地方?有没有觉得看得很烦、啰嗦的地方?有没有让人觉得拽文卖弄或过于“文言文”
又或是过于“小白文”
的地方(虽然自己写的时候不觉得)?有没有看起来显得特别白痴的地方?有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是不是觉得突然不“爽”
了不想看了?……等等等等。
这“第三看”
,其实最难做、最难把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甲读者嚷着要加戏撒糖,多来点“甜”
的地方;乙读者也许会觉得卿卿我我完全没必要,多写点打架才看得“爽”
;丙读者也许单纯喜欢小说的“个性化”
,通篇布局中“多出奇招”
才觉得有意思……所以,完全不可能兼顾各方,只能大概取一个“大方向”
。而且,反正不管再怎么样努力,有些读者有时候突然不想看下去了就是不想看下去了,拉也拉不回,这个时候就只能放宽心了……另外,很多时候会出现读者的思路和作者的思路相冲突的时候,那在两者间,只能自行选择“平衡点”
。
四看。
第四“看”
,主要是看“人”
,是为了防止人设摇摆的。看看这一章涉及的人物,无论主角还是配角,人设有没有写“歪”
。第四看我刚开始码字的时候还没养成习惯,后来被某笔友严肃批评之后,立马加了这第四“看”
。这么久了,这习惯也是养成了。
每码完一章,我都是做完这“一读三看”
之后,才发的。
PS:其实有时候我挺喜欢写康颜的。相比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的郭少侠,康颜更贴近真实的小人物,而且康颜写起来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