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盗墓小说>龙瀛剑诀 > 第九十七章 龙瀛图样(第3页)

第九十七章 龙瀛图样(第3页)

写文之一:

关于“写景”

,我个人觉得分三个层次:文笔、不同与反衬。

一、文笔。

其实我个人认为码字需不需要有文笔?或者要有多深的文笔?这真不好说。但是如果要写景,多多少少还是要点文笔的。不论是写现代背景的文,还是写古代背景的文,讲真,多多少少也要点吧……因为“景”

是“静态”

,不能通过对话或动作之类的去吸引人,所以如果反反复复的“青山绿水”

或者“绿水青山”

,那真是看起来挺尬的……

二、不同。

同样是游历“名山”

,我们走的是“华山”

之险,寻求的是那种在栈道上感觉要掉下去的刺激;赏的是“黄山”

之奇,松山云海间,望不尽心中所想之美的那种震撼;叹的是“庐山”

之绝,“横看成岭侧成峰”

的那种神奇,只有“深在此山中”

才能感受。不同的景,抓不同的点位来写,突出其“不同”

的特色,写景才不会单一,“甲景”

也才不会苍白无力地等于“乙景”

三、反衬。

我个人的观点是:说话不要浪费口水,写文不要浪费墨水。写景如果只是为了“点缀”

文章,作者耗费洪荒之力,绞尽脑汁噼里啪啦地堆砌上一堆景物描写,若只是“为写景而写景”

,其结果未免有点可惜。如果能达到“反衬”

的效果,则想必可以称为一种“升华”

“反衬”

什么?自然是反衬“人”

。在我看来,“人”

是文之“魂”

,没有之一,其它的各种手法技巧等等,都可以往后排。

写景的同时,如果能衬人,则效果和结果上,肯定是一种“递进”

有过毛坯房装修经验的人都知道:一千个房主,就有一千个装修大师。曾经看过网络上的某段子:子女因为工作忙,就给钱给父母,请父母帮忙装修婚房。等弄好之后一看,大红大紫、绣着鸳鸯的花被,浓浓的新房的即视感,子女大跌眼镜。当我们吃瓜看到这段子,哈哈一笑过后,有没有想过:这其实就是“场景布置与人物性格喜好相互映衬”

的很典型的例子?

比如,同样是“写住所”

,如果写来写去,就吹牛楼有多高、房有多大之类的,有什么意思?写出“不同”

的装修风格,也就相当于从侧面把“住这个房子”

的“人”

,再抬出来溜一圈。这也是加强人物描写的另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写景的目的性”

的一种达成。

因为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所以截止到目前为止,“写住所”

貌似我也写了不少——几个不同的XX王府、全清道观、雷虎寨、周伯翁家、御剑山庄……我基本都是遵循我总结的这“三层次”

去下笔的。

一点“浅议”

,不论对错,仅供参考。嗯,就酱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