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史》载:昕庭十六年十一月三日,周不离门生、徐州牧、徐州府知府连山亏空粮仓,流放凉州。
《燕史》:昕庭十六年十一月五日,御史大夫孙空弹劾周不离门生、黄门令福鸿雁纵马伤人,福鸿雁左迁燕京内史。
《燕史》:昕庭十六年十一月六日,御史中丞司寇麻衣弹劾周不离同乡、大鸿卢张天理教子无方,致其子于闹市当街杀人。张天理罢官遣回故里,其子张明入狱。
同日,百官奏请皇帝赵乐复起吴忌为左都御史。周不离反对无果,帝允之。
昕庭十六年十一月七日,御史中丞孙空、御史中丞司寇麻衣弹劾周不离同乡、大司农马进贪墨朝廷税银十万两,马进当日于朝堂之上撞柱。经太医救治后,贬为荆州永安郡少府史。
同日,刑部员外郎司寇武上书朝廷,弹劾周不离门生、益州巴郡郡守王世爱丧礼僭越,王世爱转巴郡兵曹掾史。
同日,御史台言官穆欣弹劾周不离门生、吏部侍郎上官思德任人唯亲,上官思德外放兖州府知府。
次日,即昕庭十六年十一月八日,左都御史吴忌、光禄大夫释怀恩弹劾周不离同乡:太宰王武、大典星李光复;周不离门生:龙骧营将军马钱、龙骧营参将许应、许忠等十余人结党。王武等人或免官、或燕京城外放。
昕庭十六年十一月九日,翰林院翰林秋燕生弹劾周不离门生、礼部尚书胡非非,周不离同宗、工部尚书周不闾等人于去年衙门翻新时逾矩,二人降等留用。
昕庭十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周不离同乡、国子监祭酒刘右兵乞骸骨(指告老还乡),周不离同乡、中书令黄远请丁忧(指守孝),帝皆允之。
短短数日,周不离羽翼剪去一半,其势力大不如从前。
这日子时,布满积雪的屋顶上。寇幽清空了一片地方躺了下来。
大黄在寇幽躺下后,也轻轻一跃跳上了屋顶,小心翼翼地踩在瓦片上。一点点地挪动到了寇幽身边趴下。
“大黄,你说咱们还要在燕京城里呆下去么?”
寇幽侧过身子,使劲拉了拉披风、裹紧了身子,对大黄问道。此时,寇幽面有凄色。
“哞!”
大黄抬起趴在积雪上的脑袋,叫了一声。
“是啊,回哪里去呢?哑巴也不在了,她为了保住我的秘密,选择自我了断了。”
想起哑巴,寇幽眼眶湿润了。“咱们即使回扬州府也看不到她了。”
“而且,这么回去的话,咱们也对不起哑巴的死对不对?”
寇幽又转过身子,双手抱头看向天空。
“哞!”
大黄低声叫着,拿着自己的鼻子拱着寇幽。
“那咱们就在燕京城里呆下去!”
寇幽嘴角上挑,笑了起来:“咱们就看看这结局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倒要看看这朝廷最后会不会变成我爹害怕的那样!”
寇幽突然坐起身来,拍着大黄的脑袋道。
“哞?”
歪着脑袋的大黄似乎是问了什么。
“对,大黄!我当然要帮我爹的是不是?”
寇幽上挑的嘴角挑得更高了。“他们都不知道我爹是谁的!连在下面睡觉的那位晋王也不知道我爹是谁!”
“那我们闹起来吧!搅浑水!”
寇幽大笑了起来,连带着大黄也仰天长啸。声音传出了好几条街道外。
四仰八叉躺在床上的赵靖,似乎在睡梦中听到了一人一牛的笑声和叫声。他突然打了一个哆嗦,抓起蹬掉的被子盖在了身上。
隔壁一条街的一间宅子里,余艺耸搭着眼睛问道:“那寇幽在笑什么?”
“不知道啊,大人。负责监视的弟兄说是他们一人一牛在屋顶上没多久,突然就笑了起来。”
烤着火盆的一人回答道:“好像那个寇幽跟那头牛说了什么——大人您说,这寇幽是不是有点失心疯了?”
“他是不是失心疯,我不知道。再这么盯下去,我快失心疯了。”
火盆前的另一人说道。“大人,咱们能不能换一个差事?这寇幽天天和晋王在一起,也没见他联络什么人啊?难道他还能和晋王搞出什么事情来?就凭晋王?那个天天吃喝玩乐的晋王?”
“依我看,咱们这差事绝对是来受罪了啊!”
先前的那人也说道。
“你们两个住嘴!且听我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