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盗墓小说>带着粮仓回明末,开局先斩魏忠贤 > 第20章 洛阳密探(第1页)

第20章 洛阳密探(第1页)

温体仁闻言,将茶盏轻轻放回桌上,抬眼看向杨嗣昌,目光沉静如水,语气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嗣昌,你看得太远,也太重。天下之事,哪有十全十美?权力若集中,担子便压在皇帝一人身上,百姓之祸便可减轻。可权力若分散,朝堂百家争鸣,这担子便落到你我的肩上。你我不过臣子,肩膀能扛得起天下吗?”

他稍作停顿,语气微微一转:“皇帝昏庸也好,英明也罢,这是天命。咱们为臣的,若非辅佐便是顺命,岂能妄谈阻止?天机司虽为利器,如何使用,却全在陛下一念之间。我们能做的,是稳住朝局,勿让局势再生动荡。”

杨嗣昌听罢,虽一时语塞,但神情中仍有不甘。他摇摇头,沉声道:

“首辅此言虽有道理,但臣总觉得,这样的稳,怕不过是饮鸩止渴罢了。若皇帝一人握刀,我们不过是刀鞘;可若刀不小心割破了鞘,这朝廷上下,又有谁能护得百姓周全?”

温体仁闻言不再多言,只轻轻一笑,转而看向徐光启:“徐大人,你对此事怎么看?”

徐光启沉吟片刻,叹道:“首辅与杨阁老的话都有道理。权力确实是双刃剑,握在明主手中,是天下之幸;可一旦滥用,则是民间之祸。然而,咱们身为臣子,只能随波逐流,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让天机司能为国所用,而非再成一党之私。”

书房内一时陷入沉默。烛光摇曳间,几人各怀心思。窗外夜风掠过,送来远处隐约的钟声,仿佛在为这场尚未见分晓的风波增添几分未知的暗影。

见气氛愈发剑拔弩张,徐光启皱眉轻咳一声,急忙打断众人的争执。他环视一圈,眼神中透着几分警告,低声道:“行了!墙有耳,今日之事,绝不可多言。”

众人闻言,纷纷噤声,屋内霎时寂静,只听得烛火偶尔发出微弱的噼啪声。

徐光启缓缓起身,目光严肃,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陛下以刺客案为由重建天机司,确实是在强化皇权。但无论如何,这都是朝堂的大局。若我们这些身居要职之人尚且心生疑虑,又如何让天下臣民服气?更何况,天机司初建,陛下必定有所顾忌。此时议论过多,只会引火烧身。”

杨嗣昌虽不满,却不敢直接反驳,余下几位官员也都面露沉思之色。书房内的气氛逐渐缓和,然而,杨嗣昌仍按捺不住心中的忧虑,忍不住问道:“徐大人,若天机司真的失控,又该如何?”

徐光启沉默片刻,叹了口气,语气低沉如叹:“若真到了那一日,便是天下动乱之时。到那时……谁也无能为力。既然未来难测,与其杞人忧天,不如眼下各司其职,尽力为天下百姓谋福。这大明天下,能撑多久,全看天意。你我皆为臣,能做的,不过如此。”

……………………

程彦清自接任粮食监管总署要职以来,始终恪尽职守,几个月来每日处理粮秣调拨事宜,行事缜密,不敢稍有懈怠。

他本以为自己的职责只是确保粮食分发如期如量,却未曾想到,会收到一封来自皇帝的密令。

密令的内容言简意赅:押送一批粮食前往洛阳赈灾,暗中查明洛阳传来的刺杀风声。

车队启程时,程彦清亲自骑马随行,领着一支浩浩荡荡的押粮队伍行进在官道上。

长长的队伍满载着粮车,车轮压过地面,留下深深的辙印,一直延展到看不到尽头的远方。

程彦清坐在马上,目光扫过队伍,心中不由感叹:“陛下是从哪里向上天借来了这么多粮食?当真如天降甘霖。”

骑在他身旁的副署长李致安,是程彦清的同期好友,闻言露出一抹轻笑:“这可不是上天借来的,而是陛下的英明。那些老贪官吞了十几年,如今终于不得不吐了出来罢了。”

程彦清轻轻一笑,却不接话,片刻后才压低声音说道:“可这些粮食能不能真正到洛阳百姓手中,还得看我们这些做事的。”

李致安神色一凝,点点头,未再多言。

车队行至洛阳城楼下,城门大开,络绎不绝的百姓进出,城墙上的旗帜迎风招展,显得一片繁荣景象。然而,这份繁华背后却藏着另一番截然不同的光景。程彦清的目光被城门附近的一片低矮棚户区吸引住了。

那片棚户区破败不堪,衣衫褴褛的灾民或蹲或卧,有些人甚至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似乎已近油尽灯枯。风中夹杂着隐隐的腥臭气息,显然这些人不仅缺乏粮食,连最基本的医药也难以维持。

程彦清紧紧盯着这一幕,眉头深锁,随后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这就是洛阳如今的模样——一面是繁华如画,一面是人间炼狱。救灾粮必须尽快分发,否则这些人连下一个月都熬不过去。”

李致安循着他的目光望去,点头说道:“确实如此。可这批粮食一旦入了洛阳,分配权就在地方官员手中,我们还能插手多少?”

程彦清冷笑一声,眼中露出几分锐利的光芒:“插手不了分配,我们便盯紧分配。陛下让我来洛阳,不是为了看戏的。”

李致安听罢,微微一愣,随即苦笑道:“看来,彦清比我想得还要多一层。可地方上的贪官污吏可不容易对付,稍有不慎,恐怕咱们连自己的任务都难保周全。”

程彦清微微侧头,冷冷说道:“无妨。贪官怕的从来不是权力,而是后果。这次我既然带了陛下的旨意,就要让这些人明白,敢吞灾粮,他们要付出什么代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