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脱离厚度谈强度,都是扯犊子。
而大米汽车高薪聘请的这群工程师们,显然是知道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的。
所以,他们左手加厚度,右手加强度,一节更比四节强。
苏总这么良心,我们当员工的,怎么能昧着良心工作呢?
苏总这么信任我们,我们怎么能辜负苏总的信任呢。
至于成本?
成本是什么东东。
还记得当初大米汽车提出模块化造车时,苏总说过的话吗?
【你们只用负责对接好用户需求,把车造好。】
【至于销量嘛,交给我就行。】
听听,咱苏总多霸气,多自信。
论营销,咱苏总输过?
所以,自那次开会以后,每当各部门的成本标,成本控制部门找部门负责人谈话的时候,一众负责人就会原封不动地把苏总的话抬出来。
逼得成本控制部门欲哭无泪,只能眼睁睁看着各项成本数据直线飙升。
那建议大米汽车低价造车的人怎么办?
你可别忘了,大米汽车还有一手模块化造车。
没钱,没钱也能买啊。
少选配点不就行了,实在不行,整个车身车壳加四个轮子,你就开去吧。
虽然啥配置都没有,但绝对嘎嘎安全。
一开一个不吱声。
面对这群巨能折腾的员工,你服气不。
反正苏白是服了。
他自己夸下的海口,说把销量交给自己,总不能怪员工太听劝,太良心了吧。
良心是良心,不过苏白最关心的还是成本问题。
“额,我多嘴问一句,我们这样搞,成本增加了多少。”
提到成本,韩乐阳顿时就有点不好意思了,不再像刚才那样夸夸其谈,就跟小姑娘似的搓了搓手。
“其实也不多,平均一辆车,就多了两万块。”
“就?”
你怎么好意思说出那个就字的。
两万块啊,一辆普通的家用汽车售价才多少,结果你直接把车身成本都给我加了两万块上去?
那我这车得卖多少钱才能有利润啊。
精打细算的老百姓,多花几千块都肉疼。
就冲这两万块,得劝退多少顾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