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身后,还摆着一面屏风,上面秀的是太公钓鱼图。
绣面用料上乘,织绣之人的技艺也很不凡,堪称大师级工艺。
且屏风边框所用材料,乃是鸡翅木。
这是一件很珍贵的杂项古玩。
碰上喜爱的人,恨不能藏在保险箱里,永远不见一点光。
对方却这么轻飘飘摆在这儿。
再看端坐的中年男人。
他身材消瘦,表情比其他任何一个索命门人都要淡漠僵冷,鹰鼻,狼目,薄唇。
脸颊凹陷,太阳穴却鼓起。
头发稀疏,唇下却留了胡须。
瞧着好像杂草。
就这面相,简直像是一头刚从地里挖出来的千年僵尸。
我在观察他时,对方也在看我。
他没有选择当前大家常用的坐姿,而是使用了跪坐。
世间坐姿,随着时代更替,发生过许多次变化。
早在春秋秦汉时期,跪坐是主流。
因为那时候衣服不像现在。
虽然有长袍遮挡,可长袍之下的衣物,是像开裆裤一样的造型。
如此,人们选择跪坐,就是为了让长袍挡在前方,不会被人窥视。
当然,人们也不会想看到对方那个坐姿。
毕竟对方不雅观,自己也会觉得受到侮辱。
所以,跪坐是那时的主流,也是礼仪的象征。
除了跪坐,还有箕坐。
箕坐,就是岔开腿。
这是一种很侮辱人的坐姿。
历史记载中,荆轲刺秦王,秦王剑太长,被荆轲追着满大殿跑,不得已绕柱而走。
直到负剑而起,这才击倒荆轲。
那时候,荆轲就选择面对秦王,靠在柱子上箕坐。
把秦始皇气得拔尖而刺。
所以,箕坐等于嘲讽、侮辱对方。
及至魏晋时期,跪坐都还是主流,但民族融合加剧。
到了南北朝时期,胡床引入中原,唐朝开始盛行,逐渐取代跪坐。
而到了五代十国时期,盘坐正逐渐盛行。
直到宋朝,椅子正式成形。
垂腿坐才成为主流。
此时,对方跪坐而迎,显得很是庄重。
可在我看来,对方的表现,我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
挺能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