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到了这个时候,驻守幽州的三十万皇城军可马上出击应敌。之所以先守幽州,而不直接奔赴东海,是不想刺激大秦朝廷,但不能不防!日后中原五国若起纷争,必先从东部海岸起!”
“此次出征漠北,我只会带五千人前往,随行一千支火铳和五十门火炮即可。平洲余下的装备和精锐队伍皆交予你手,若我不能及时赶回,而东海战事又起,你便全力配合皇城军出战。必要时,可给他们装备火器!”
“倭族人贼心昭然若揭,觊觎中原大陆已久,若东海岸失守,我平洲自不可置身事外,战火迟早会烧到我们家门口!一个原则,只要倭族人敢上岸,就让他们有来无回!而且要反击,要打到他们老家,把他们打怕,打死!”
“之前让你筹建船坞,此事办得如何?”
公孙烛道:“已经派出数支商队前往南境和东海岸各部港口,船坞选址已定,接下来便是招募工匠和大量制造战船的事了。”
李宣目光一动,道:“筹建我们平洲自己的水师,若全部新造战船。。。这样的进度太慢了。换一个策略,改由收购民间的大型海运商会,将他们麾下的船只加固改造成战船,闲时可以继续做海运,战时征用成战船。”
“是!”
“另外,平洲的新兵招募,应即时加入水师兵种。同时,有计划地将火炮安装到战船之上。”
“是!”
“。。。”
当晚,几人商谈到深夜方才各自离去。
京都奸逆未除,朝廷与周边四国的关系,随着此次盛会行刺的生,又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战事恐将皱起,虽然一时间无碍平洲的展,但亦不可不做提前的布置与筹谋。
赵彻若倒台,皇位再次易主的话,平洲岂能偏安一隅?
就算李宣愿意置身事外,某人只怕也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
次日一早。
队伍离开苏县,在公孙烛所部的带领下快开往平洲城。
来到平洲地界的牌坊前时。
另一队人已经站在牌坊前等候,公孙烛策马来到李宣的车驾前,道:“请大哥和大嫂移驾,乘坐专列前往州府。”
在虎威军中,大部分旧部都会叫他“少帅”
,人前称“大王”
。
但在他和公孙烛、纳兰玥三人中,却相互惯叫“大哥”
。
而赵紫薇成了王妃,自然也就是“大嫂”
。
李宣看向同车的赵紫薇,微笑道:“走吧,带你去看看现在的平洲。”
赵紫薇“嗯”
了一声,心中却在诧异,这平洲有什么好看的?
这才不过大半年,就算有所变化,也不至于让她认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