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7章
“李大人,您觉得这教材应该如何编写?从哪方面入手比较合适?”
王林走后的翰林院,也重新变得热闹起来。
毕竟这可是关系到他们所有人能否青史留名的好机会,也是关系到能否让陛下对翰林院满意的差事。
无论如何,都不能携带。
李翰林,便是那位年纪不小的老翰林。
此时听到其他翰林们的问题,认真思考了片刻:“说起教学,这其实并非我等的强项。”
闻言,众翰林们全都沉默下来。
无论他们愿不愿意承认,这其实都是事实。
翰林院主要负责编纂一些书籍、修缮、著传,其中也包括编写史书等等。
但教学方面的内容还真不是他们主要负责的方向!
华国朝廷目前其实也没有专门负责教学的部门,教导皇子的尚书房,其实也不过是从翰林院挑选出来的少数几位大儒。
主打一个多对一教学,填鸭式教育。
反正古往今来所有的教学基本上都是如此。
教导皇子都如此敷衍,如此应付,甚至在过程中某些人还试图洗脑大皇子。
更别说编写教材了!
“那李大人对此有何建议方向,我等应当如何开始,才不会辜负陛下对我等的期待?”
翰林们纷纷看向李翰林。
他年纪大,在翰林院最有威望。
这只是原因之一。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官员嘛!
无论做什么事,其实都下意识想要找个人顶在前面。
出了事也能帮他们背锅。
李翰林明显就是个这个人选!
而李翰林自己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过他并未推脱。
“本官的确有些想法,你们应当也知道,京城如今有四家书院。这四家书院的山长,都是学识渊博之辈,且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本官觉得,或许咱们也可以去找相熟的人去取经,借鉴一些经验。”
李翰林淡然的说道。
刚好,他与文修书院的方文修,就是好友关系。
借助着一层关系,找方文修帮忙出出主意,甚至是帮忙编写教材,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大不了到时候有好处,也可以分其一份。
陛下开出的好处,相信没有文人可以拒绝!
“李大人说的不错,这的确是个好方向。我建议,咱们抓紧时间行动起来,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教材的编纂工作。
下一届科举,陛下应当也希望学子们能用上咱们编纂的教材,有更多的学子可以高中!”
有人建议到。
其他人纷纷响应。
华国不像是前朝,每一次限制科举考试通过的人数。
华国其实是不限制科举人数的,或者说,不限制考中的人数。
只要能达到分数标准,那么所有人其实都可以通过,都可以当官。
问题是,之前的科举,能满足分数的人着实不多。
根本无法满足朝廷的需求,这才导致朝廷至今还呈现出缺人的状态。
且这个办法在朝中,短时间内看起来都无法解决。
这一届科举,也不知道能有多少人顺利考中,又能否弥补目前朝廷缺人的问题。
李翰林下值后,便约了好友方文修一起到酒楼中小聚。
毕竟有事相求,需要正式一点。
方文修得到消息也算是受宠若惊,没想到李翰林竟然会主动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