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蜀军平定封丘与浚仪后,因救济百姓粮草告急,关羽无奈之下只得向酸枣求援。乐綝这边则借向士族借粮之机,煽动士族反叛,并约定接应曹仁夺回酸枣。伊籍虽有所怀疑,但苦于前线粮草告急,只得与一众士族虚与委蛇,争取求来粮草尽快往封丘。关羽在收到批粮草和伊籍的书信后,决定兵攻打小黄县以获取魏军粮草,一解燃眉之急,旋即双方在小黄县城下展开了一场激烈攻防战。
曹仁身为久负盛名的沙场宿将,面对蜀军排山倒海般的凶猛攻势,凭借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卓越的指挥才能,迅做出应对。
一时间,城墙上箭雨纷飞,滚木礌石如暴雨倾盆,密不透风地砸向蜀军。很快,蜀军的凌厉攻势就被压制了下去。关羽虽组织了十余次强攻,可面对固若金汤的城墙,想要短时间内破城取胜,简直难如登天。
酉时初刻,夕阳的余晖将战场染成一片血色。关羽深知,此时蜀军的体力早已到达了极限,若继续强攻不仅难以突破,还会徒增伤亡,于是便果断下令道:“大军后撤十里,扎营休整!”
随着命令传达,蜀军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去。
城头上,曹仁看着退去的蜀军,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些,暗自庆幸总算是熬过了蜀军日的猛攻。
片刻后,他转身对身旁副将低声吩咐道:“贺副将,加强城头戒备,密切留意蜀军动向!”
交代完毕,曹仁快步下城,回到城中,迅集结了八百轻骑,只待二更时分悄悄潜出城去。
二更时分,浓云如墨,遮蔽了月光,小黄县城沉浸在一片死寂之中。
曹仁身披黑色披风,宛如夜枭般一马当先,领着八百轻骑,悄无声息地从西门鱼贯而出。为避免马蹄声暴露行踪,马蹄均裹上了厚厚的布帛,队伍沿着蜿蜒曲折的小道,朝着酸枣城疾驰而去。
一路上,曹仁事先安排的斥候早已清除了沿途蜀军的岗哨。曹仁骑在马上,心中反复盘算着:酸枣乃蜀军后方粮草中转要地,一旦突袭成功,蜀军前线必然军心大乱。
丑时时分,随着队伍不断前行,远处酸枣城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就在众人准备加前进时,一名斥候快马折返,翻身下马,声音急促地禀报道:“将军,前方现蜀军巡逻马队,人数约在两百上下,正朝着咱们这边行进!”
曹仁闻言,脸色瞬间一沉,心中暗忖道:此时若正面交锋,不仅会暴露行踪,让突袭计划功亏一篑,一旦陷入缠斗,还会造成极大的伤亡。
稍作沉吟后,他大手一挥,果断下令道:“全体下马,隐蔽到路旁的树林中!待蜀军巡逻马队过去,再继续前进!”
八百魏军轻骑迅行动,眨眼间便隐入树林的阴影之中。
片刻后,蜀军巡逻队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曹仁紧紧握住剑柄,屏气敛息,双眼死死盯着树林外。或许是夜色掩护,又或许是巡逻队并未察觉异样,蜀军队伍很快便朝着前方远去。
半炷香后,曹仁长舒一口气,低声喝道:“上马,继续前进!”
队伍再度启程,逐渐逼近酸枣城。
当距离酸枣城不足五里时,一处谷深林密,十分隐蔽的山谷,瞬间出现在众人眼前。
曹仁勒住缰绳,环顾四周,心中暗自思量道:此处进可攻,退可守,乃是绝佳的潜伏之地。
于是,他果断下令:“全军进入山谷,就地隐蔽!待到明日二更,城内乐将军与士族接应之时,我等再顺势杀入城中!”
八百轻骑闻令,鱼贯进入山谷,分散隐藏在山石与树林之间,静静等待着行动时刻的到来。
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逝,转眼间便到了酉时初刻。县衙大堂内,烛火明明暗暗,伊籍正埋头处理着堆积如山的案牍。叶校尉则手持佩刀,身姿挺拔地站在一旁,随时听候吩咐。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不消片刻,乐綝便大步走了进来,双手抱拳行了一礼,道:“机伯先生,近来可好!”
伊籍闻声,忙放下手中毛笔,起身快步相迎,道:“文仪将军,今日怎得有空过来?”
乐綝闻言,表情为之一怔,片刻后笑着说道:“机伯先生,真是好大的忘性啊!这才短短两三日,便忘了今日之约?”